在上季度交出一份难孚众意的成绩单后,本季度阿里终于重新跻身优等生行列。
阿里2021财年第一财季(对应自然年2020年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一财季营收1537.5亿元人民币,高于市场预估的148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美国通用准则(GAAP)下,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475.91亿元,市场预期190.88亿元,同比增长124%。
尤其在对比上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净利润同比下滑88%的糟糕成绩后,这份成绩显得尤为出色。
然而,财报发布后,市场反应并不算积极。在盘前走出跌势后,开盘继续下行,截至收盘,阿里下跌1.07%。
这或许与复杂的竞争环境及欠佳的成长性有关。仅从核心指标上看,阿里多个数据表明,该公司已经几乎走出了上个季度的疫情阴霾:
1、集团层面,营收同比增速触底反弹。上季度走出近年来最糟糕的22%同比增速后,本季度阿里拿下了34%的营收同比增速。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水平虽然相较上季度已经极为出色,但于阿里的增速水平而言,并不高,是仅次于上季度的史上次低增速。阿里整体营收增长性的问题,依旧不算理想。
电商所代表的核心商业部分,作为阿里的传统强势部分,已经走出疫情阴影,继续扮演现金牛角色。
其不仅体现在对营收的贡献上,在现金流层面,体现的更为明显。在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维度,继上季度创出史无前例的糟糕成绩21.64亿元后,本季度录得500.99亿元,几乎是上季度的23倍多。继而带来自由现金流录得正向的365.7亿元,与上季度负向的42.14亿元,天壤之别。
这意味着,本季度阿里的经营活动,已经不再是堪忧的“入不敷出”惨状。对比近两年来的现金流水平,阿里已经回归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占据阿里五分之一营收份额的盒马、天猫超市等新零售直营业务,依旧有着80%的同比增速,远超其他分部。这仍是阿里当前最主要的营收增长引擎,以及可向资本市场讲的最具吸引力的故事之一。
相比营收的增长,本季度阿里在净利润方面的提升实则更为出色,GAAP下同比增长124%。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阿里业务出现了利润方面的巨大飞跃,而是很大程度上来自阿里投资收益的暴涨。本季度,阿里利息收入与投资净收益合计达到了221.37亿元,几乎是其经营利润的64%,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1.87亿元。
剔除投资收益的等因素的影响,非美国通用准则(Non-GAAP)下,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394.7亿元,同比增长27.5%,净利润增速落后于营收增速。
投资带来的净利润远比主营业务出色,这对于该公司决策者而言,或许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境况。
总而言之,本季度阿里财报相对上季度已经出现了质的飞跃,预示着疫情不再对阿里产生严重影响;但疫情之外,这份财报或许在成长性上依旧显得惊喜不足。
诸如在代表增长性的活跃用户层面,截至6月30日的年度活跃用户买家相对三个月前仅增长了1600万,再次落后京东的2400余万,且大概率继续落后即将发布财报的拼多多。
新零售,以及被寄予厚望的阿里云、菜鸟、本地生活服务等业务,以及主攻下沉市场的聚划算和淘宝特价版,仍然需要更多的亮眼成绩,才能在资本市场上托举出阿里的未来。
拆解阿里主营业务
电商业务重现增长,新零售业务强势依旧
阿里营收上最为主要的两大利好来自于两项:
1)阿里的两项传统支柱业务,即商户服务营收增速(Customer management)与佣金营收(Commission)的明显“回春”。
由图可以看出,商户服务收入增速23%与佣金收入增速17%,明显好于上季度的3%和-2%,是典型的V字反弹。
其中,代表商户向淘宝投放水平的商户服务收入增速更高,阿里方面表示是因为推荐信息流在内的新变现模式的收入贡献实现增长,以及搜索变现付费点击量的上升。而佣金收入也回到了去年末的水平,主要是源于天猫在线实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同比增长27%(二者比例不同步,源于阿里因疫情免除了部分服务费等因素)。
这意味着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消失,甚至带来了一些红利。阿里方面披露,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12月季度相比,所有主要类别的增长速度相若或更快。
而在近一年来阿里着重发力的下沉市场,淘宝特价版作为最新的成员已经开始攻城略地。这个3月才推出的新产品,到6月已经有4000万的月活跃用户。
2)以盒马、天猫超市为代表的新零售业务继续扮演营收增长引擎的角色。本季度,新零售业务所在的“其他”营收301.06亿元,同比增长80%,继续成为阿里各版块的增速明星。
将商户服务营收与佣金营收作为阿里传统电商业务进行合计,与新零售所在的“其他”业务进行营收占比的对比可知,近年来,新零售与传统电商业务对阿里营收的贡献正在不断接近。
即便是考虑到上季度疫情传统电商业务出现低迷、新零售占比格外高的情况,本季度新零售业务的占比依旧高达五分之一,与上季度相差无几。
盒马大店仅新开7家,大量投入流向盒马mini小业态
虽然阿里强推新零售的决心十分坚决,但策略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开设盒马大店,早已不再是阿里的主要策略。本季度盒马大店总数为214个,相对上个季度仅增加了7个,堪称盒马鲜生问世以来开店最慢的一个季度-------即便是上季度的疫情高峰时期,阿里都开了10家新店。
盒马大店的扩张已经基本到顶了,且基本位于一二线城市。但蹊跷的是,阿里对于直营业务的现金开支不减反增。
反映这一指标的“购买商品和设备的花费”,本季度出现了暴涨,高达133.72亿元,相对于上季度的38.81亿元增幅十分明显。
这或许意味着阿里将大量现金投入到了盒马mini和天猫超市的建设之中。在今年6月初,盒马总裁侯毅曾公开表示,今年会开100家盒马mini,其中上海甚至有十几家店在同时开建。
二、拆解阿里非主营业务
阿里非主营业务本季度也普遍出现了向好趋势。其中,上季度因疫情出现负增长的饿了么,重新开始增长,且在支付宝帮助下,准备重新攻城略地直面美团;阿里云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同比增速59%;即便是成绩常年不佳的优酷等文娱业务,本季度也出现了亏损明显收窄。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游戏业务从创新业务中拆出,进入大文娱板块,贡献营收。阿里对此的解释为游戏业务已经跨越了孵化阶段。而作为阿里孵化新业务的主要基地,创新业务中目前的最大亏损项目,正是钉钉。连续两个季度,在借疫情大力推广钉钉的背景下,创新业务的亏损持续维持高位。
阿里云营收增速不减,但仍不盈利
阿里云仍然是阿里非主营业务中的明星业务。本季度,阿里云营收123.45亿元,同比增速59%,略高于上季度。
作为国内云市场的龙头,阿里云在过去一年内,维持了60%上下的高增速,颇为不易。
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阿里云似乎没有急于盈利。在数次濒临盈利之时,又重新扩大亏损,本季度又亏损3.42亿元,大体是近年来正常的亏损水平。
饿了么重新增长,借支付宝扩张用户规模
作为上季度因疫情表现最糟糕的分部之一,饿了么本季度的表现出现了显著提升。
上季度,饿了么口碑所在的本地服务板块收入同比下滑8%,本季度迎来了15%的同比增长。这主要源于疫情逐渐缓解,自4月开始,饿了么GMV开始出现正向增长。
在支付宝改版后,阿里进一步打通了支付宝与饿了么。得益于此,本季度饿了么餐饮外卖的新增消费者中约有45%来自支付宝应用程序;饿了么的注册商户数量则同比增长了30%。
3)跨境业务逆势增长,菜鸟业务出现明显好转
菜鸟本季度营收77.13亿元,同比增长54%,明显高于上季度28%的同比增速。对于本季度的增长,阿里表示是快速发展的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业务所带来的单均收入的上升和已履约的订单量的增长。
除了国内因疫情减缓而逐渐恢复,尤其是在跨境全球业务上,菜鸟抓住了机会。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在中国运营的海外企业及机构在进出口货品方面大受影响。本季度,菜鸟网络利用其专用的全球仓库网络及智能清关系统为各企业及机构提供进出口履约解决方案。诸如在今年4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选择了菜鸟为其提供商业对接、海关申报及跨境运输服务,作为其就新冠肺炎疫情开展的全球应对措施的一部分。
4)低亏损只因低投入,大文娱(除阿里影业)依旧表现低迷
优酷为代表的大文娱业务依旧表现低迷。本季度营收69.94亿元,同比增长仅9%,略高于上季度的5%。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季度的大文娱实则新加入了阿里游戏业务部分。虽然阿里从未披露游戏业务的营收规模,但按照Sensor Tower公布的6月份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收入排名,阿里旗下的游戏发行商灵犀互娱已经排名国内第五,营收水平不会太低。
由此可大致估测,本季度优酷的营收成绩极有可能十分惨淡。
而在亏损方面,本季度大文娱亏损创下新低,仅亏损13.21亿元。阿里对其的解释,主要是版权投入较低。
投入越来越低、营收亦不见起色的优酷业务,前景似乎越来越不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