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有韧性的原因:大公司估值不贵
问:不管美股涨到什么时候,总会听到一种声音说美股泡沫太大了,年年都有人说要崩了,怎么看待美股所谓的泡沫问题?
但斌:东方港湾一成立就在A股、港股做,后来做美股,我们做了很多年了。
美股大这些公司估值并不贵,像FAANG等等这几家公司,除了亚马逊的估值稍微贵一点以外,其他的就30倍上下,而且他们是做全世界人的生意,全世界40%的利润是被美国公司赚走的;而且它的生态一旦成功以后,比如说苹果,它在赚我们中国人的钱,赚全世界的钱。
假如说30倍,加上它的增长,比方说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它的估值并不贵。
为什么美国市场的韧劲比较足呢?
因为大公司估值并不贵,像FAANG占了纳斯达克差不多50%的权重,只要这几家公司不跌,或者跌了很快回来,它韧性就非常强了。
另外像烟草,当然出于社会责任我们不投,像美国烟草巨头公司也就十几倍的市盈率。
我们中国的烟草公司没有上市,但是电子烟的公司在香港有上市,估值很贵的。
还有像军工,美国军工龙头十几倍市盈率,也是非常便宜的,为什么我们国内的军工企业大起大落,因为估值还是太贵。
所以一个市场有没有韧性,最终还是取决于估值变化情况。
如果主要的龙头企业估值不贵,或者说适当,再加上增长,它就表现得非常韧劲了。
投资一定是共赢的不是割韭菜
过去31年,我们中国老百姓(603883,股吧)形成的交易文化,非常难改变,很多人在思考什么割韭菜、抱团。
我不太认同这种观念,投资是个共赢的事业。
当一个公司从一个亿到100亿的利润时,所有人都是赢的,国家赢、企业赢、员工赢,投资者也赢。
投资是个分享的事业,而不是说你赢了我输了,或者我赢了你输了,它不是个零和游戏、不是期货,股票可以靠利润增长,大家共赢。
我们有时候写微博或者是记录自己生活的过程当中,可能间接地也帮助了一些人,这些朋友买了这些好公司,改变了他们整个人的命运和家族命运啊,变得更有财富了。
你要用一种比较正向的思考方式,包括抱团取暖,我更希望用另外一个词,叫英雄所见略同。
一个好公司,最好它是没有天花板的,另外它的商业模式一定是非常简单可靠容易理解的。
换句话说一个好公司只有我们东方港湾知道,谁都研究不出来,你也赚不了太多钱。如果这个好公司我知道、你知道、大家都知道,那一说就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能涨100倍、1000倍、1万倍。
所以投资一定是共赢的,不是说割韭菜。你割也割不了多少,而且从一个公司跳到另外一个公司,可能最后你自己也完蛋了。
秉持一个长远的思考方式,比如说我们做一个模型或者分析,说这个公司在未来10年20年,它的利润能从一个亿到20亿、30亿、50亿甚至更高,所有人都是赢的。
为什么每个国家都愿意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因为确确实实是让优质资源配置在好公司上更好,开赌场只有少数国家才允许的。
投资还是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很多人他好像是把资本上当成你死我活的游戏,不是的,它是一个非常正向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包括那些有泡沫的公司。
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后,在这个泡沫之上又诞生了新的伟大商业模式。
包括新能源汽车很热,各种公司都来参与了,关注度来了,它可能在某个阶段是个泡沫,但是当泡沫沉寂以后,真正诞生出非常好的几家公司,改变人类的生活。
能够穿越周期的行业是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问:可以讲一讲改变世界的公司和不被世界改变的公司吗?
但斌:投资有些领域当然变化很大,但是总的来说,能够穿越周期的行业是跟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而且是文化影响非常长的公司,因为改变文化需要100年和1000年,类似这种商业模式的公司,一旦它建立很强的竞争壁垒,那就很难被世界改变了。
比方说全世界最古老的16家公司中,有4家是酒类公司。
酒类公司生命周期是非常长的,德国某家做啤酒的公司,已经存续超1000年了,它的产品也是供不应求,一出来就卖光了。
这类公司其实很难改变,除非未来发明一个芯片植入到你脑袋里面,直接通过电信号让你产生喝酒的体验,只要这种情况没有出现,喜怒哀乐都需要喝酒助兴。
这一类公司可能持续的周期就是200年、1000年,我们做DCF模型就知道,一家公司的存续时间,比如20年、50年,和200年、1000年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如果公司真的改变世界了相应的回报是非常惊人的但改变世界的公司投资难度很大
另外一类是改变世界的公司,这类公司投资难度就比较大了。
当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我认为互联网时代要来了,当时我们也像张磊先生一样去做整个赛道的投资,上市的三家我们都买了。
那三家之中涨得最多的一家大概涨了3000倍左右。
互联网时代来了以后,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企业,智能汽车时代到来以后,可能又会诞生出几家类似的巨头公司。
当我们研究美国的龙头电动车企业的时候,它的股价还只有30美元。
2014年我们去纽约调研这家公司,当时公司董秘也出来接待我们,他觉得很奇怪,怎么有中国人跑到我们这儿来调研。
当时这家公司规模还不大,他约我们到加州去试驾,去看它的第一代工厂,后来《时间的玫瑰》再版的时候,在185页,我们也认为这家公司应该值600块钱,940亿美金。
和现在一样,这家公司总是爆出一些负面,很多人认为这家公司要破产,比如大摩的报告认为它只值10块钱,但现在它的市值在7000亿美金左右。
所以当新的商业模式出来以后,它如果真的是改变世界了,相应的回报确实是非常的惊人的。
另外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发生重大变化,如果说过去世界500强企业的成长轨迹是抛物线形,一家公司从小公司慢慢做大到顶点,然后慢慢再消亡。
但是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很多公司的成长轨迹非常快,比如黄铮先生刚刚退休,他领导下的公司只用了5年时间,从0到了7.8亿用户,超过了淘宝;它可能上升速度非常快,到顶端之后可能又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现在互联网公司的成长轨迹,已经从抛物线结构变成矩形结构或梯形结构;在梯形左边的时候,这些公司大多是亏损的,亚马逊亏了有20年,再比如刚刚提到的电动车公司,它之前其实是长期亏损的,现在的市盈率是1000倍。
换句话说,这类改变世界的公司投资难度很大,因为它没有安全边际;但如果你不去投资,可能会错失一个伟大的时代,如果到了这些公司的成熟期你才买入,可能几千倍的涨幅已经错过了。
比如像苹果的成长,很多人早期说乔布斯是个混蛋,如果你真的认为他是混蛋,你可能不会买他旗下的公司,现在的情况也一样,电动汽车的公司总是出事,那你要不要去投资,或者你已经投资了,遇到负面报道该如何思考应对。
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是完美的,再好的公司都有缺陷,做投资的时候我们要看一些因素到底是主因还是次因,包括我们刚才分析经济的变化,紧缩宽松变化等等,它也是一个主线,收缩是一个次要原因。
具体到分析公司的时候也是如此,要倒推它的主因是什么?
去抓主因,而不要因为次要原因去决策,但很多人往往是被次要原因所主导的,因而错失了很多伟大的机会。
我相信每个人几乎都买过牛股,但是往往拿不住,一般都是被次要原因给吓的。
但是如果你去思考,决定这个公司长期未来的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过去说的,要做逻辑起点的思考。
一个公司如果从5块钱涨到50块,这个时候你卖了,之后它又跌回3、5块,你一定不要庆幸说赚了这么多,而是要反思自己刚开始买的逻辑起点是不对的,如果你50块钱卖掉它,它又能涨到500、5000,这证明你一开始思考的逻辑起点是对的。
如果你每次开始思考逻辑起点是立足于未来的长期思考,即便50块钱就卖掉了,你也要想到自己当初的判断是对的,这样一来你每次做投资都是赢的,投资一定要思考一些最核心的东西。
投资要为长期而买进持有优质资产超过10年它的风险跟债券等同
问:即便是价值投资者应该也有卖出的时机,关于卖出有什么分享?
但斌:国内投资圈有一个很错误的观点,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
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如果你是自有资金投资,没有预警线和清盘线来折磨你,投资就应该类似于买房子。
比如说2008年你在深圳1万多、2万多买个房子,现在涨到10万、20万了,你要把这房子卖掉吗?
你卖掉的时候可能会赚一点钱,但是卖完之后它又继续涨了。当时你可能几百万买一套房子,现在几百万可能只够付房租了。
其实这跟投资(股票)是一样的道理,比如某家公司你买了1个亿,现在市值涨到300亿、500亿了,它哪怕每年派息2%,每年也有很多收入,那这家公司就像下金蛋的鸡,你为什么要把鸡杀了呢?
另外还有一个,我在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书叫《投资者的未来》,为什么要做优质资产的配置?因为只有优质资产才能够抵御通货膨胀。
在过去100多年的历史当中,钱是长腿的,不说你赚了一个亿(就能怎么怎么样了),就像我小时候的万元户,
当时1万块钱存到现在也就两三万,稍花一花就没有了,但当时的1万就跟现在的亿万富翁一样,所以钱是长腿的。
如果你那1万去做投资了,那就不一样了,就像当年北京的房价,可能1万块钱可以买好几套四合院。
所以只有优质资产才能够穿越变化。
当你持有这些优质资产超过10年的时候,它的风险是跟债券等同的;当你持有周期超过15年的时候,你的风险是小于债券的。
换句话说,这样的投资是对的,那你为什么要卖?
就比如说,早年你买汤臣一品,我记得我跟我们同事说,如果它5年以后还敢卖5万,就抢光了,但现在可能已经卖到30万了,那你会因为你5万块钱买的,(现在)就把看黄浦江的这种稀缺资源给卖掉吗?你卖了以后它未来再涨,你可能买不回来了。
所以投资还是要为长期而买进。
很多公司的估值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很难具体量化
问:判断一个公司的高估和低估总有一些模糊,到底如何去理解高估和低估?
但斌:昨天有个朋友也问我,他说漂亮50的崩溃,当时暴跌五六十倍,从70年代受益到80年代,10年的时间怎么理解?
当年漂亮50崩溃的时候,它是恶性通胀的时代,1964年到1981年,它的利率非常高,有百分之十几,类似于我们90年代的一段时间,股市就很难好了。
但是现在的是零利率,负利率,这一定跟它的利率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你是零利率负利率的时候,只要有派息,一个点两个点你都很幸福了。
昨天我也转了一篇文章,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未来整个世界都会日本化,如果变成日本化,社会是停滞的,如果整个世界都是这样,好公司的估值很难便宜,所以估值高低一定跟它的社会大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一个,我也在《时间的玫瑰》描述过,有人问巴菲特,你有没有一个相当于公式一样(的东西),去判断企业高估和低估。
芒格就开玩笑说,像功夫熊猫里这样的秘籍,我一定要等到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刻,偷偷拿出秘籍来看,功夫熊猫把秘籍一展开啥都没有,一张白纸。
巴菲特也说过,模糊的正确大于精确的错误。
很多公司的估值是一个系统性,整合的概念,很难具体去量化。
我在《时间的玫瑰》里也举过例子,我有朋友说他能精确算出某房地产公司的精确估值,当时我就说,你不用去算这个公司,你就算你家的房子,20年以后这个房子涨多少倍,它是静态的。
公司是动态的,它有很多的变化。
你怎么估?它变数是非常大的,你只能是一个模糊的正确,很难说有一个公式(可以算得清楚)。投资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本文节选自格隆汇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