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嘀嗒出行(以下简称“嘀嗒”)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或将成为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招股书显示,2019年嘀嗒平台交易总额达到110亿元人民币,平台首要业务顺风车85亿,目前在中国顺风车市场排名第一,2019市占率66.5%。记者获悉,得益于其轻资产、低变动成本的商业模式,按经调整净利计算,嘀嗒自2019年起已实现盈利。◎·速豹新闻记者 白鑫燚 孙姮
京东、携程均入股
10月8日,嘀嗒出行(以下简称“嘀嗒”)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若进展顺利,嘀嗒出行或将成为“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
根据招股书,机构股东包括蔚来资本、IDG、崇德投资、易车、高瓴资本、京东、携程等,在嘀嗒出行上市前持股比例分别为21.60%、10.23%、7.15%、4.95%、4.14%、4.14%、2.86%,管理团队持股比例为34.43%,占总体投票权的50%,上市后可控制投票权约73.57%。对此,嘀嗒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宋中杰为首的高管团队保持管理团队的独立决策权,将使公司长期受益。
记者了解到,成立于2014年的嘀嗒出行由宋中杰、段剑波、朱敏、李金龙和李跃军5人联合创办,从顺风车平台起步,并在2017年推出智慧出租车服务,后于2018年推出面向企业客户的出租车服务。根据Frost & Sulliva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以下简称“F&S”)报告,2019年,嘀嗒在顺风车市场排名第一,在出租车网约市场排名第二。
招股书显示,2019年,嘀嗒平台交易总额(GTV)为110亿元人民币。2017、2018和2019年,嘀嗒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49亿元、1.18亿元和5.81亿元,三年累计增长近12倍,表现尤为突出。同时,2019年和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前六个月,嘀嗒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和1.51亿元。
2014年进入市场
如果向前追溯,嘀嗒从2014年开始切入出行领域,当时的网约车市场内,滴滴、快的两大平台的“补贴之战”激战正酣。一定程度上出于避开竞争的考虑,嘀嗒选择主攻顺风车市场,推出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嘀嗒拼车”。
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嘀嗒顺风车交易总额分别约为7亿元、19亿元和85亿元。其中,2019年嘀嗒平台交易总额为110亿元人民币,顺风车业务营业额占平台总营业额的77.3%。
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已经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服务,大约有1920万位注册顺风车车主和980万位认证通过的顺风车车主。从用户订单来看,2017年、2018年、2019年嘀嗒顺风车搭乘订单分别为2360万份、4820万份和1.79亿份,2018和2019同比增长分别为104.2%和270.5%,2019一年时间增长上亿份订单。据悉,在6周年之际,嘀嗒曾对外披露,顺风车应答率峰值已过70%。
此外,记者从F&S报告了解到,中国顺风车市场的交易总额预计将由2019年的140亿元增加至2025年的1139亿元。而截至目前,嘀嗒已占有中国顺风车最大的市场份额。该报告显示,2019年市占率达到66.5%,在顺风车市场排名第一。
出租车网约市场排名第二
嘀嗒第二业务网约出租车的成绩单同样亮眼。按照2019年搭乘数算,去年出租车搭乘网约订单1.1亿份,在出行平台中排名第二。这得益于在新业务方向的探索上,嘀嗒仍然选择避开网约车赛道,深耕出租车领域。截至今年6月30日,嘀嗒已在86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并与17个城市的市级或区级出租车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深耕顺风车和出租车这两个领域,我们算是都走对了。”近期,嘀嗒CEO宋中杰表示,团队看好这两个赛道的前景。出租车是中国四轮出行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市场规模远超网约车。F&S报告显示,2019年在出租车扬招、出租车网约、网约车、顺风车构成的营业额总额7119亿的中国四轮出行市场中,出租车仍占据68.6%的份额,并预期到2025年以53.9%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第一。
与此同时,嘀嗒不认为出租车的未来是网招代替扬招。只有扬招和网招共同增量发展,才能让出租车行业真正重新充满活力。也正因如此,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嘀嗒开拓“智慧出租车”新业务,推出了“出租车打车助手”和“智慧码”,打通乘客、司机、计价器、顶灯、车辆、出租车公司和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连接。
截至目前,嘀嗒已与西安、沈阳、徐州、南京4个城市开展全面智慧出租车合作。以西安为例,6月份已为约940万次出租车出行提供数字化服务,占市内出租车出行总趟次64.0%,出租车智慧码日均扫码31.2万次。此外,嘀嗒还面向出租车公司推出凤凰出租车云平台,截至9月28日,也已为55个城市中的近700家出租车公司提供服务。“嘀嗒正计划为出租车协会及地方交通营运商发布定制版本,以促进智慧城市及智慧交通系统建设。”相关负责人说。
2019年已实现盈利
有别于网约车平台拥有车辆、对车队实施运营管理、给予司机动态激励导致变动成本高的“重模式”,嘀嗒出行走出了一条独具优势的“轻模式”。
F&S报告指出,嘀嗒出行私家车主收取的乘车费用通常旨在出行成本的分担,而非赖以谋生的用途或者经济报酬的动机,因此嘀嗒出行无须向私家车主提供高额补贴。同时,因为出租车主要利用平台来获取网络订单,对扬招订单进行补充,所以也无须向出租车司机提供大量补贴,这使得嘀嗒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很小。2019年,嘀嗒向顺风车车主和出租车司机提供的补贴和激励仅占总收入的4.6%,2020年上半年,这个比例则下降为0.03%。
值得关注的是,得益于轻资产、低变动成本的商业模式,按经调整净利计算,嘀嗒自2019年起已实现盈利。2019年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六个月,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和1.51亿元,对应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29.7% 及48.6%。
而从毛利来看,嘀嗒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的全年毛利分別为0.24亿元、0.69亿元、4.62亿元。2020年上半年毛利为2.55亿元,同比2019年上半年增加1.16亿元,增长近一倍。
同时在经营现金流上,嘀嗒2019全年创造经营性现金流近4亿元,在2020上半年仍创造1.3亿经营性现金流。这也意味着,在遭遇“疫情”冲击的极端情况下,嘀嗒也依然展现出了良好的自我造血能力,为各项业务健康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凭借这一轻资产商业模式,让嘀嗒以最小的投入迅速扩大业务规模,有力推动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实现高于其他出行平台的单位经济性和运营杠杆率。从另一方面讲,这种商业模式亦符合整个网约车行业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