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近日宣布电商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这一成绩被预测为:阿里将有可能在本财年内超越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零售平台。但与此同时,该数据也引来网友对淘宝假货和刷单的再次吐槽。就在前不久,央视暗访记者在淘宝上开了一个卖面膜的店铺,只要支付给“刷客”千元佣金,便可在三天内立马升级为蓝钻,拥有200多条好评。即使店内没有一件真实商品,也可通过网上的“代发空包”服务,将一件件并不真实存在的包裹签收。
刷单黑色产业链已成公害。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关部门携起手来,与电商产业形成联动机制,打击不良商业行为,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健康的网购环境。
各电商平台成“刷单”温床
刷单在电商平台上,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
众所周知,在淘宝新开一个店铺,想要有销量就免不了要刷单。刷单成本要视刷手星级而定,一般每单价格7元到15元不等(蓝钻以上),代发空包价格2元。而在大众点评上,信誉则是通过图片、评论作假来提升。
就在不久前,《中国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的一篇关于“美团酒店刷单调查”的文章直接将美团刷单黑幕曝光在了广大消费者面前。诸如酒店、餐饮店、娱乐场所等商家通过购买美团账号,在美团上给自己的店铺刷单,进而提升销量。
除了以上电商平台存在刷单现象,一些APP也存在着刷注册用户的行为。以游戏APP为例,玩家在下载某款游戏APP的时候,往往都会先了解该游戏的详细信息,一般都有一项内容“已有xxx个用户下载”、“已有xxx人使用”等,而这些数据大多都是通过刷单刷出来的。
刷单造假成风已经成为业内常态,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刷单行为,各大电商平台极为反对,坚决打击,但却很难根除。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郑俊芳坦言,“从客观上讲,很难在根本上杜绝刷单行为。”
电商平台刷单造假为何如此猖獗?
尽管刷单存在被封号、被“降权”的风险,甚至违法,电商、卖家们仍是前赴后继地、悄悄地刷单。
首先,大多数卖家认为刷单可以解决新品没有销量的问题,解决排名不好的问题,解决评价问题,总之一句话:刷单效果最好。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通常伴随着一种消费心理:选择人气高、销量好、排名靠前的产品。人气高、排名靠前证明质量好,销量好证明卖的火。卖家正是看中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通过刷单提升店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顾客。
其次,紧张的竞争关系导致刷单泛滥。当前互联网不断发展,电商平台也不断增加。店家喜欢在网上卖东西,而消费者也喜欢在网上买东西。因此网店愈来愈多,竞争也越发激烈。各网店为了与竞争对手比数据与排名,只有通过刷单,提高虚拟的高销量、高排名、高人气。特别是在一些大型促销活动时,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或者为了把竞争对手压下去,一些知名大企业也一样会爆出刷单的“丑事”。
最后,电商平台有意或无意地纵容。互联网+时代,处处存在着竞争关系,电商平台也不例外,它们也需靠知名企业来撑“门面”,提高自身的名誉度,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商家暗地里存在刷单行为,电商平台是否知情?若知情而不制止,便是有意地纵容;若不知情但不主动发觉问题,便是无意地纵容,照样不可取。
刷单危害显而易见,一方面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销售榜单、购买评价等,刷单造假会误导消费者;另一方面,参与刷单的店铺大多被刷手蒙骗,因此这种办法对于卖家而言注定是“自欺欺人”。
积累口碑、立足诚信是根本
电商最需要的是口碑,“老带新”的方式不仅有效,客户忠诚度也更高。与此同时,刷单产业链的兴起呼唤我们必须重建互联网的诚信体系。这除了靠商家的道德自觉,更离不开行业监管、法律监督与制度保障。
针对刷单内幕,淘宝网官微发出了“社会共治,打击刷单”的呼吁。淘宝呼吁并强烈希望国家有关执法司法部门严厉打击电商交易环节中的灰黑产业链从业者,以此形成司法判例和有效的打击力度及震慑态势,净化社会诚信环境。
此外,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热议电商市场管理,建议通过法律、政策和相应举措,搭建商业诚信体系。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袁利群建议,要加大对“刷单”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力度。只有通过法律、行业监管以及自律准则一步步地建立与完善,我们才可能拥有一个干净、透明、公正、诚信的网络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