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房企回归一二线城市
在一二线城市拿地占比近九成
北京晨报讯(记者 杨奕)上海静安地块110亿元成交、深圳新会展中心地块310亿元成交……当市场正在感叹土地价格不断刷新时,还有一个现象出现:今年标杆房企回归一二线城市成为主流,拿地金额占比达到86.6%。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销售额排名前50的标杆房企2016年拿地金额合计6198.73亿元。其中一二线城市拿地金额为5367.26亿元,占比高达86.6%。而在2015年同期,占比只有75%左右。
除了恒大、碧桂园、雅居乐、华夏幸福等企业之外,其他标杆房企已经接近全面一二线城市拿地。以保利地产为例,今年拿地总额为322.67亿元,而在一二线城市拿地金额已经达到281.71亿元;万科今年合计拿地金额353.67亿元,其中在一二线城市花费了295.31亿元拿地。不过,虽然恒大今年截至目前在一二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略低,占到60%左右,但是在日前恒大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恒大总裁夏海钧明确表示,会积极回归一二线城市。
由于众多房企的热情追捧,一二线城市的土地价格已经迅速上涨,单价总价都突破市场的想象,尤其在一线城市和南京、厦门等热点二线城市,土地成交楼面价超过在售物业均价已经接近常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依然努力回归一二线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分化现象。库存较少的一二线城市成了去库存的主力军,而库存较多的三四线城市,依旧维持着缓慢的去化速度,全国库存量70%左右在三四线城市。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房价数据来看,尽管绝大多数城市房价环比都出现上涨,但城市间涨幅差异仍然较大。上涨过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其房价涨幅远高于其他城市,三线城市房价走势相对平稳。
房地产市场的分化,在相关部门的文件中也有体现。9月6日,住建部官网发布了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表示根据房地产市场分化的实际,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建立全国房地产库存和交易监测平台,形成常态化房地产市场监测机制。实施住宅用地分类供应管理,完善和落实差别化税收、信贷政策。由于市场的分化现象,房企向一二线城市聚集目的是减小风险,而事实上也可能酝酿风险。“地价飞涨,房企未来运营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