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投中集团 周靖宇/制图
在国内的创投江湖里,创投机构数量最多的三个地区是北京、上海和深圳,不同的水土造就不同的风格和气场。
“深圳的创投和北京、上海相比,有很明显的错位,其中有三点特别明显:资本性质错位,投资领域错位,机构风格错位。”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熊钢分析。
见习记者 卓泳
在金庸的武林江湖中,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称霸一方;在中国的创投江湖中,今有北中关村(000931,股吧)南深圳湾竞相风流。创投,创业和投资形影相随、唇齿相依。在中国版图上,北上广深、江浙一带、川渝之地以及湘鄂两军,四大创业投资圈画上浓墨重彩的几笔。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活跃的私募股权机构约1.3万家,管理资本量约3.2万亿元人民币。投中数据显示,这些机构在2016全年共披露1065只基金开始募集和成立,总目标规模为3307.41亿美元,新基金数量和规模均较2015年有大幅提升。
作为支持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源头活水”,这些资本流向何方?不同地区的资本又有怎样的“打法”?
京沪深仍是创投大户
汇丰集团的全球战略在不久前发生了变化。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行长何舜华在一次论坛上介绍说,在全球大裁员的同时,汇丰加快对广东珠三角等区域的布局。“在创投"扎堆"背后,我们看到珠三角转型升级的成效,也看到了珠三角新一轮的产业集聚。”何舜华说。事实上,每一个城市吸引巨头入驻的路径都基本相似,让资本的“活水”注入到先锋产业中去。
在中国,这样的“活水”如万马奔腾般涌向大江南北,激活各类产业的“毛细血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活跃的私募股权机构约1.3万家,管理资本量约3.2万亿元人民币。“创投业的质变表明,无论机构数量,募集和投资金额,还是投资范围和运作方式,中国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私募股权市场。”深交所副总经理金立扬在去年举行的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如是说。
在投中集团统计的12186家活跃的创投机构中,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五个省市的创投机构数量位居前五,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的家数均超过两千家,而广东的创投机构大部分集中在深圳。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创业创新在长三角地区的蓬勃发展,江苏和浙江两省的创投机构数量也急剧攀升,活跃的机构均超过500家,浙江更是达到800多家。此外,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天津、福建、山东的创投业也在近年发展起来,其活跃的创投机构数量超过100家。
记者还发现,创投业内多个赫赫有名的领袖投资人都来自江浙沪,如沈南鹏、徐小平、邵亦波、张颖等,尤其是上海,虽然没诞生BAT巨头,却是顶尖投资人最多的地方。而他们合伙成立的机构也多在北京、上海,并成为两地创投业的中流砥柱,为这两地在中国创投的版图上奠定了“龙头老大”的地位。
挚金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溢认为,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城市在中国创投版图中的龙头地位中长期看来不会改变,“钱是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人才走,人才多项目多的地方,创投机构就多,目前的格局看来,北京人才多、上海资金多、深圳政策多,他们在全国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投资风格的差异
在国内的创投江湖里,创投机构数量最多的三个地区——北京、上海和深圳,不同的水土造就不同的风格和气场,但都各领风骚。具体来说,深圳和北京两地携政策之优势,背靠科技创新的沃土,汇聚创业创新精英,因此也能引来海内外资金竞折腰。至于上海和江浙,历来是资本活跃之地,向来不乏创投豪杰。
有创投业界人士分析,在投资风格的差异上,广东投资人脱胎于制造业环境下,实业思想根深蒂固,在创业投资时就表现为更注重细节,在财务以及风险控制上的敏感度更高,相应的,会在项目估值上略低一些。而在北京、上海,尤其是在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创投圈中,对创业项目的大方向和潜力更为看重,投资风格更大气一些。
在机构性质上,杨溢介绍,由于最早的VC主要是美元基金,多集中在北京,所以延续至今北京的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人是全国最多的,这也让众多早期创业的项目在北京汇聚,而深圳的机构对早期项目的投资力度相对而言不是很大。
在项目的选择上,创天下投融资平台COO许剑介绍,深圳的投资者更现实,对项目退出的机制更严谨、预期更高,因此不会盲目投资一个高估值的项目;而在北京,投资机构更喜欢明星团队,因为他们有学识和有大公司背景的丰富管理经验,更关注团队的构成、用户数量和数据。
显然,这三个派系的创投机构各有各的“打法”,相互竞争,但却也互为补充。“深圳的创投和北京、上海相比,有很明显的错位,其中有三点特别明显:资本性质错位,投资领域错位,机构风格错位。”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熊钢分析,北京是以国有资本为主的“京派打法”,上海是以外资为主的“海派打法”,深圳则是一种多元组合,兼具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混合制等特点,形成的是一种“深派打法”。
“三城各有特点,互为补充,虽有竞争,但不是此消彼长。”在熊钢看来,未来创投业还将继续迎来春天,这三个派系都需要坚持在创新中错位发展,才能抓住创投业良好的发展机遇。
江浙创投规模初现
中西部发力崛起
在互联网巨头企业阿里巴巴的强势带动下,互联网产业已经辐射至江浙沪三地,与互联网相关的创业创新随之来势汹汹,撩拨着百亿资金的敏感神经。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和江苏两省活跃的创投机构数量已近1500家,而光是浙江一省创投机构管理的资产就近500亿元人民币。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正在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资本将目光投向这些区域,而各地地方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也吸引了一些PE机构进驻当地,形成了湖南有湘创投、湘投高科技这样一支生猛的湘军,湖北有湖北省高投、华工创投这样一支锐进的鄂军。
中西部的重庆、四川也不甘人后。2016年重庆市政府的科技创业种子投资、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新参股组建创投基金共44只、规模90.61亿元,累计组建59只、总规模172.44亿元。而四川在支持科技创新上也不遗余力,在最新出台的《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投资省内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的,单家创投机构能获不超过300万的年度累计奖励金额。
曾多次往返重庆四川举办创业投资活动的杨溢对当地创投机构的投资风格颇有感受,“重庆投资人相对保守,看项目还是以传统项目为主,还需要有一些对赌协议、净利润指标等,投资领域多为制造业、医疗健康等偏实体的项目,四川成都的投资人风格就跟沿海地区的比较接近。”杨溢说,他们也接到过不少来自重庆成都的文化娱乐互联网项目来深圳寻求融资。
在创投人员结构上,杨溢发现,内地许多投资机构的项目经理或投资总监都是银行、信贷、担保出身的,因此在投资中比较习惯用信贷的思维模式去看项目,其理念和风格跟北京、上海、深圳都有很大的差异,从海外归国发展的投资人相对较少。“还有一类是政府机关人员下海的,他们对行业的分析和前瞻性会比较弱。”
无疑,创投机构的数量和质量的发展,有赖于创投环境的建设,而创投环境的搭建则需要创业、创新、人才、政策等多个因素的合力,江浙一带已经雏形初见,而中西部等后来之士仍需在这些方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