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费券提振线下经济,互联网平台争抢线下商家
记者 | 佘晓晨
半个月前,在杭州工作的舟舟用她抢到的消费券吃了一顿肯德基,原价43元的套餐减了10元。这是她在支付宝抢到的首批杭州消费券,“第二次我没抢到,下一批发放要开始了,我已经定好了闹钟。”
今年3月以来,为了促进线下消费,全国超过40个地区陆续推出消费券,近日武汉、温州等地宣布发放的消费券总额超过15亿。4月17日,在国新办召开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从浙江、江苏的一些地方来看,推出消费券政策以后,对于扩大当地的居民消费、扩张市场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消费券是一种类似于优惠券、打折券的消费抵扣。此次发放的消费券由各地政府联合互联网平台发放,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特定的消费券,包含不同行业、不同金额,消费者需要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在互联网平台申领。
据了解,大部分地区的消费券只能在线下实体店使用,但获取的方式都是在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互联网平台申领。
2009年,在次贷危机影响下,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降,当时我国就曾推出过消费券以提振经济。当时杭州发放过三个批次、总额9.1亿元的消费券,但均以纸质形式发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可认为,电子消费券是“升级版的消费券”,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放消费券的优势首先在于避免所谓的“灰色市场”问题。纸质消费券在发放过程中容易出现转卖等现象,影响最终的效果。
第二则是更加精准和透明。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有助于政府评估消费券的使用效率,“有了互联网平台的介入,也能保证政府的资金流入到真实的场景中去。”许可表示。
从商家角度而言,消费券直接促进了线下商家尤其是餐饮业的客流量提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3.1%。在各地发放的消费券中,餐饮业消费券都是占比很高的一类。
以首批发放消费券的南京地区为例,3月13日,南京发放的总额度为3.18亿元的消费券,主要包括餐饮、体育、图书、乡村旅游等7大类。而截至目前,南京已经使用的消费券中,餐饮占到了80%。
郑州也是首批发放消费券的地区之一。一家烤鱼店老板称,在政府发放消费券后,其10天内的营收增长了20%,桌均客单价从150元提升至180元,很多顾客前来消费时都会询问是否可以使用消费券。
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电子消费券不仅带来了新用户,更重要的是覆盖更多线下商家。通常,各地的消费券一部分由政府出资,其他则由平台匹配,和商家进行联动补贴。在武汉发放的23亿元消费券中,5亿为政府出资,剩余18亿由平台来匹配,定向鼓励消费者和扶持商家。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被引导至线下,但大量商家随之转移到线上。
而争抢中小商家是近两年互联网平台在支付业务和本地服务上竞争的关键。在江西,电子消费券只适用于在江西境内注册登记、可使用支付宝付款的商家。深圳的消费券则适用于开通微信商户号的零售店、酒店、餐饮店等。
此外,美团也联合了天津和平区政府和武汉政府等发放消费券,且消费券的使用范围不仅是线下餐饮和购物,还有线上的门票购买、外卖等。
许可认为,平台希望建立和完善一个线上的数字化生态市场,消费券则可以促进企业和商家从线下来到线上,由此平台的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据支付宝统计数据,目前全国已有超过千万线下商家受益于消费券,其中90%以上为中小微商家。微信数据显示,湖南省、嘉兴市通过微信发放消费券后,受益的小微商户占到八成,交易金额增幅明显,对比2月同期,平均环比增幅翻了5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