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车险改革影响几何,非车行业有哪些新机遇?中国太保高管详解
转型2.0成效怎样?车险改革影响如何?非车险行业又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在中国太保9月24日举行的资本市场开放日活动上,中国太保副总裁、董秘马欣携太保产险管理层逐一解答了近期的热点问题。
2020年,保险行业面临着新冠疫情带来的市场冲击,以及灾害频发、风险凸显等严峻的挑战,同时,监管新规、科技进步等变革,也对市场提出了新的课题。
对于中国太保而言,2020年也是其“转型2.0”进入全面冲刺阶段。旗下中国太保产险的保费增长自2018年起进入快速通道,综合成本率持续下降,产品结构趋于多样化,非车险增量贡献逐年提升。
中国太保产险转型总监、董办主任陶蕾表示,产险公司在集团整个战略方向的指引下按照产险行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进行了战略转型2.0的设计和建设,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目前已经取得的110多项的建设成果来看,它涵盖了产险公司经营从客户、产品到后端理赔成保等十个关键环节。目前成为我们增长主体的非车险领域,太保产险一方面抓新增市场,另一方面在内部抓持续创新。”陶蕾说。
谈及刚刚实施不久的车险综合改革,中国太保产险总经理助理席于林指出,此次改革的重大改变之处在于行业将商业险的标准保费做了重大调整,进行了一定下降,同时将系数以及加强险的浮动因子做了相应的调整,所以行业整体保费有所下降。这也是本着银保监会“降价、增保、提质”这次六个字的要求。
此次车险改革较以往涉及面更广、力度更大,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此次改革后,预期的赔付率要达到75%,比原来预定的赔付率要上升10个百分点,预定的费用率要下降十个百分点,最大限度的来让利与消费者。
“从行业近期运行情况来看,商业险的保费呈现下降态势,交强险的保费略有下降,整体保费的冲突性会下降,费用率市场也在下降,所以这两个因素的对冲,我相信从长期看来车险的经营情况会逐步趋稳定,目前看情况还不是很明朗,因为时间比较短。”席于林说。
中国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直言,车险改革的核心思想是怎样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好,第二点是在某种程度上倒逼保险公司提高优化服务的程度,提高集约化程度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优、价格更低的产品和服务。
在顾越看来,有3个基本点决定了险企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是否有应对改革的能力。第一,是直达客户的能力;第二,是集约化的能力;第三,是如何以最优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保障。“老实讲,很多的保障在制度上比较容易,转化为具体的结果难度是比较高的。太保是有非常丰富的车险服务。”
相较于传统保险车险,更为新潮的非车险业务尤其是健康险业务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亮眼。分管大健康布局的中国太保副总裁、董秘马欣认为,疫情期间,健康险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但同时,健康险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品质管理、险种开发不多、服务没有成为健康险竞争的主要手段。
马欣认为,结合上述三点,太保认为健康险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是一个从低水平的产品价格竞争向高水平地服务竞争的一个转换的周期。中国太保具有非常强的客户维护能力,有长期健康的基础和资源,还有专业健康险公司,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提供商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能力。
“太保五年大健康的规划已经完成了,现在正在落地,我们会一步一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落地,实施好大健康战略经营好健康险。”马欣说。
9月27日,中国太保与瑞金医院在沪签署合作协议,启动互联网医院建设,中国太保2020-2025年大健康战略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