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商业模式的革命——智能合约的兴起与应用
作者:费联浦 Chainlink中国区负责人
合同一词主要用于表示双方或者多方就某一事件达成的一致意见,通常会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最初的合同形式为口头约定,完全基于彼此的信任和信誉。后来出现纸质合同,带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再后来无纸化即电子合同诞生,跨越了物理距离,提升了信任建立效率。而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进阶版电子合同——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的兴起与区块链的发展紧密相连,它特指通过编码预先内置的合同条款,运行在区块链之上,确定性的可执行程序。编码是实现智能合约的方式,与传统使用人类可阅读的文字形成的合同不同,智能合约通过编码以计算机可阅读的方式实现合同条款。运行在区块链上隐含智能合约继承区块链的一切优势:分布式计算、去中心化存储、不可篡改。确定性描述智能合约的特质:对于给定的输入条件,其输出的结果确定,不存在随机性。而电子合同则不然,很多时候因为涉及到合同制定者、签署者、第三方等主观判断,同一份合同针对某个输入条件,可能解读的结果完全相反。由于智能合约是一段内置条款的执行程序,机器将会严格按照既定逻辑执行。而且运行的过程中无人能够干预,因此能客观、公正的输出结果,极大的减少了用户主观判断带来的争议。
智能合约往往需要输入数据来触发执行条件,进而输出执行结果。数据的输入可以是人工录入,也可以是自动获取,显然后者更加自动化和高效。然而,智能合约的载体区块链与输入数据的载体传统互联网采用不同的网络协议,这就导致智能合约无法直接读取互联网上的数据。为解决数据获取难题,人们探索出现一种方案——预言机。简言之,预言机就是连接区块链与传统互联网的中间件。它可以获取互联网的数据,并将数据主动反馈给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举个例子:假如张三购买了1份为期3个月的上证50期权看涨合约,3个月后,预言机调用上交所接口获取上证50指数价格,并且反馈给智能合约,智能合约通过比对该指数与3个月前的指数大小决定张三的合约价格。从上述示例也可以看出,如果没有预言机,智能合约就像是一个孤立运行的黑盒子,永远不清楚外界的条件变化情况。
智能合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提出概念,实现概念,迅速发展的三个阶段。1997年美国的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尼克·萨博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智能合约的概念,他将智能合约描述为将条款内置于所有通过数字方式控制和估值的资产中,并使用自动贩售机来描述智能合约的雏形:向自动贩售机输入货币和产品价格,经过简单计算输出产品(也可能包括找零)。遗憾的是,尼科·萨博虽然描绘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却未能找到合适的实现方式。直到2015年,以太坊的出现使得智能合约可以方便、快速的实现。维塔利克在《以太坊白皮书中》定义智能合约为:根据任意预先定义的规则自动转移数字资产的系统,并将以太坊描述成下一代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的平台。从理念到实现,横跨整整8年时间。随后,区块链的蓬勃发展让更多人意识到智能合约的重要价值,于是智能合约不再单单运行在以太坊之上,而是出现越来越多的支持智能合约运行的区块链。传统金融和互联网巨头纷纷拥抱区块链,如摩根大通和Facebook,分别推出自己的区块链Quorum和Diem(原名Libra),这些区块链采用不同的共识算法和开发语言,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支持智能合约。运行在不同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主要区别在于实现语言的差异,其概念和内核一直没有改变。
由于支持智能合约的平台越来越多,它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可以根据平台的不同区分不同的应用场景,如在智能合约最初诞生的平台以太坊上,目前最大的应用场景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总锁仓规模由年初的7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14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1900%。在上文提到的Quorum和Diem上,稳定币是最大的应用场景,摩根大通发行的稳定币JPM Coin(摩根大通币)运行在Quorum上,而Facebook发行的稳定币Diem则运行在Diem上。除去中心化金融、稳定币之外,智能合约也用在供应链金融上,传统零售巨头沃尔玛使用Apache基金会开发的Hyperledger区块链追踪食品供应链源头,确保食品安全。在国内,深圳税务局和微信合作推出区块链电子发票,也是智能合约的应用实例。
必须要指出的是,智能合约不是万能灵药,它适用于确定性的结果,对于结果不确定的、需要人工干预的场景并不适用。而且由于建立在区块链之上,除继承区块链的优势之外,也受制于区块链的性能瓶颈,只有区块链不断完善,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才能不断外延。再加上智能合约预先内置规则,一旦运行无法停止,因此如果规则需要变动,只能重新开发部署。规则的实现也依赖人工编程,如果编程出现疏漏也会导致智能合约无法按预期的效果执行。
总之,智能合约的出现变革电子合同的商业模式,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转为人与程序之间的交互。同时也要认识到智能合约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距离成熟还需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