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机遇更是挑战,其中就包括决策机制、风险管控机制、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挑战,同时也在倒逼国内铜企产业升级、管理升级
当前,国内有色金属市场特别是铜行业正面临生死存亡的深度调整期,我们在国内发展也面临着资源有限、产能制约、成本上升等问题。
以前,行业竞争老是在国内打转转,没有真正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作为资源型行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对整个行业而言是个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如何真正提前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做了不少功课。比如,设立资源基金,由国际化团队负责运营,我们只派出一名董事长,其他成员主要来自加拿大、美国等。资源基金的目标就是投资和收购国际矿产资源。
其次,与国际上主要矿业公司频繁接触,挖掘合作的可能。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很多国际矿业公司资金紧张,他们正在寻找合作伙伴,目前与其在矿产资源、冶炼产能方面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以前矿石都是从海外买回来,将来要把冶炼加工能力放到境外去,与国际矿业公司合作进行海外布局。
再次,通过贸易手段寻找市场合作伙伴。过去产品销售到海外后跟踪服务不够,今后将加大贸易力度去占据海外市场。随着国内人工成本上升,很多台资、港资低端加工业转移到东南亚,铜行业为低端加工业提供原材料产品,铜企也应该随之转移。贸易服务触角率先进入并建立基地后,才可能寻求找到矿产资源合作的机会。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市场在海外,尤其是前端加工制造业也应该提前在海外布局。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机遇更是挑战,其中就包括决策机制、风险管控机制、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挑战,同时也在倒逼国内铜企产业升级、管理升级。
目前全球铜冶炼加工技术非常成熟,环保排放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关键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成本是否具有世界竞争力。我认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都应该明确环保标准、严把环保准入关口,企业达到标准就准入,达不到标准就关停,这样公平操作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污染转移问题。
(本报记者 魏本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