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官员发表文章提出,要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合理分担、可持续的医保筹资机制,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建立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医保待遇调整机制。根据现行规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但这一规定也许将会发生变更。
医保基金的收不抵支,的确存在较为严峻的形势。2014年,全国有225个统筹地区的职工医保资金出现收不抵支,占全国城镇职工统筹地区的32%,其中22个统筹地区将历年累计结余全部花完。居民医保方面,全国有108个统筹地区出现收不抵支。此外,各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增长率均超过了收入增长率。以2013年为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增长率18.9%,支出增长率22.7%;新农合基金增长率19.6%,支出增长率20.8%。所以,通过数据统计可知,医保基金的钱快不够了,这是一个基本情况。
然而,医保基金的钱不够了,是否一定就要马上向退休的老人们要钱呢?如果医保问题的解决只是钱不够再收,首先是问题显得过于简单,其次亦可能折射出相关部门的“懒政”嫌疑。医保基金的收支状况,首先要考察的是收入的来源。目前,中国医保筹资主要靠政府的财政来支撑,以城镇居民医保为例,2014年总额为1649亿元,各级财政补助900多亿元,比例过半。问题来了,在政府不断扩张的财政规模下,医保的投入能否进一步增加,此为其一。其二,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两块基金,在增值保值方面是否有所作为。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社保资金的增值保值是资金的重要来源,不谈增值谈收费,是否适宜,此间颇有探讨余地。
医保基金收益改进并未尽善尽美,医保基金支出上的重重问题,却更令人焦虑。其一,医保的双轨制并没有真正废除,享受公费全额报销的群体规模多大,目前未见明确数据。该部分收支状况应该在公布的前提下,给出改革的时间表,以缩减开支。其次,现行的医保报销制度,存在鼓励患者“小病大治”的举措,例如,患者是否住院直接决定了截然不同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类似的做法,导致了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也直接增加了医保的开支。因此,支出层面制度设计、监管强化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贸然增加对退休职工的收费,于情于理很难接受。
收不抵支只是医保的表征问题,也仅仅是一个分支问题。概而言之,医保目前刚刚完成了近百分之百的覆盖,但各地、各群体医保水平参差不齐,可谓效率不高、公平不足。脱胎于此前公费医疗体制的全民医保体制,目前从大的板块来看,还没有统一合并;从区域来看,主要的统筹级别还停留在市一级,现实情况是,出了地级市,就无法报销了;从医保效率来看,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滥用,不仅存在制度设计的失误,也缺乏有效监管。上述问题,就重要性来说,都排在收费之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保问题的解决如果走上向退休人员收费的道路,这注定只是一个开始。这不仅会激起相对弱势群体的反弹,也会放任医保乃至医疗制度改革的惰性。此外,有媒体质疑向退休人员征缴费用之举与延迟退休政策之间的衔接问题,这里提出的问题在于个人医保缴费的公平性问题,到底是按照一定年限来缴纳,还是由单个部门说了算,此中问题值得推敲。
医保制度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所谓要求退休人员缴费,极容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相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抓住问题的内核,增加收益,合理化报销制度,以及实现医保服务的全国性均等化,这些都是更为急切和根本的措施。一言以蔽之,确保医保基金的收支相抵,这样的讨论关乎国计民生,但讨论必须深入根本,切忌舍本逐末。只有一针见血、抓住命门,医保改革的一系列问题才能统筹性地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