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管理水平、投融资能力、项目运营能力、企业文化等都将得到锤炼与提升
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可供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在不断拓宽。
在全球经济日益形成一个共同体的背景下,产业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要素的最佳组合和资源的最优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必须循着国际化的方向演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可能重复一些发达国家工业转移所采取的模式,而应是绿色、低碳、创新、最优资源配置的模式。
目前,国际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正在经历剧烈调整,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难以预料的风险。人们常说“危中有机”,即要善于从危险中发掘出机遇。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善于审时度势,才能在纷繁的变局中寻找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家降低了外资进入的门槛,有些公司低价出让资产或控股权。我们从中看到了实现民族航空业走向全球的机遇,借助国家战略和优惠政策,围绕现代服务业,采取了融资租赁、股权投资、补偿贸易、远洋运输等组合方式对外投资,控制投资风险,争取投资收益,并通过跨国运作积累国际化经验、培养国际化人才。
海外并购的价值在于取长补短,即寻找能够与企业核心业务形成良好上下游衔接的业务整合机会,进一步完善产业价值链,实现战略资源的全球配置,拓展全球业务市场。因此,我们的兼并收购不是追求“拿下”和简单的体量扩张,而是始终围绕自身业务主线,致力于优化品牌、产业和地区布局,利用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合力,打造一个汇集现代服务业的平台。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将世界的机遇与中国的机遇紧密结合。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管理水平、投融资能力、项目运营能力、企业文化等都将得到锤炼与提升。民航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空中桥梁。飞机好比过去丝绸之路上的骆驼和马。“空中通道”的便捷畅通,不仅可以促进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更可以带动临空经济的发展。作为中国航空服务业企业,打造好国际间的“空中通道”是海航紧跟“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
(本报记者 黄晓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