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地产没文化

  李一戈

  最近一段时间,或许是很长一段时间,坐飞机时,我总喜欢不无病态地用眼光扫扫周围,瞧瞧有没有在看书的。很少,经常是一个也没有。偶尔发现了一两位,恨不得去拥抱一下。高铁或飞机是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好几个小时,不看书,真不晓得用来做什么。

  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同学从北京回来,宣布了一个重大发现:北京地铁公交车站到处都是报摊,地铁里人们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看报。顿时涌起了对北京的无限向往。当然,现在的北京地铁车厢里,别说看书,看报的也没有了,大都是在低头看手机

  过往的春节期间,央视新闻有道例牌菜,会去图书馆拍些镜头来,告诉我们还有一批人过年也要泡图书馆。而《××时报》还会用庞大的数字宣扬说,我们是个图书出版大国。然而,最残酷的数据是年人均阅读量,照个镜子就现了原形。

  人们总是能为自己不看书找到各种理由。最常见的,当然是忙。或者,闲暇时光先是被微博,接着是被微信切割了。再忙,你还能比任志强忙?对微博微信(主要是微博)的依赖,也鲜有超过任志强的。但他的阅读量大得惊人。除了报纸,每天看书少则几万字,多则10万字以上。

  任志强现在退休了,他曾经是个地产商,但任志强的阅读量不能代表地产界。因为地产界是出了名的不爱看书,没文化。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例子。如果我记的没错,“一线城市”这个新名词是地产界先叫起来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北上广深”的简称。但我从第一眼起就反感这个莫名其妙的简称。深圳简称为“深”,广州的简称是“穗”,但广深铁路习以为常了,广州深圳连称为“广深”算是勉强接受。

  然而,是从什么时候起,北京可以简称为“北”,上海可以简称为“上”?我从小是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学校读书,小学老师告诉我,北京的简称是“京”,上海的简称是“沪”。可是你们这些在大城市受教育的人,却偏偏要把北京上海简称为“北上”。是不是,京沪高铁、京沪高速,应该改名叫北上高铁、北上高速?

  地产界的流毒是如此之广,以至于全民接受了它的影响。央视不必说,连号称言必有出处的人民日报也以“北上广深”做了标题。嗯,我供职的单位也不例外。最近,还生产了一部电影,《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同志们要气哭了。

  地产界没有文化,诸君是早就知道的罢。20年前,树两根罗马柱,就号称自己的小区是罗马风格;20年后,刷刷白墙,做几道拱券,还在宣扬是地中海风格。这20年我们的建筑量,估计比西方主要经济体加起来还要多,尤其是住宅小区的开发量。但我们的地产商何曾为世界建筑文化史留下了多少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色彩?

  指责地产没文化,是不公平的。这些年,豪宅越来越多,但地产商都没有忘记在装修豪华的样板间,留一间屋子做书房。有些书房还特别阔大,需要架个云梯来取书。至少,在地产商的心中,还是给书和书房留了空间的。虽然它们更多是一种象征和形式。

  但没有比地产更能作为没文化的指称物了。地产是这个社会和时代的最好隐喻。经过黄金10年的锻造,地产已俨然是财富甚至是暴富的主要通行符号。物质主义在今天大行其道,地产厥功至伟。

  这些年来,人们热衷传扬财富故事。追求财富本没有错,但很多人渴望的是一夜暴富的速富。如今提倡创业,有些人就恨不得拿个商业计划书,今天融到大笔资金,明天就能上市。即使看书,他们也只愿意看《成功秘诀》和《速富法则》。另外一些人则愿意让别人代替自己阅读,这就是《罗辑思维》红火的原因。

  有一句话,我忘了是自己总结发现的,还是从别人那里偷来的:爱看书的孩子,学不了坏。我也跟身边的年轻朋友说过,如果想在职业获得成长,阅历除了时间数量的积累还能有一定厚度,必须看书,看报纸、杂志都不行。这就必须让心沉静下来。真正的阅读是与戾气和浮躁气是不相容的。

  被暴戾之气充溢的时代,是悲哀的。把思考交给别人的一代,是没有希望的。思想资源,只有从伟大的书籍中汲取。其实,我在地产圈混久了,已经变得没有文化了。但迫于面子,我必须装得爱看书。你不妨也这样,装一装也是好的。

  • 用户注册

    扫码注册或下载尊嘉金融App注册
  • 极速开户

    2分钟填写开户信息,即时开户成功
  • 0佣交易

    随时随地开启港美A股0佣金交易

1个账户、1笔资金
0佣金买卖港股、美股、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