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或将成为名副其实的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元年。
现在是VR投资和创业的黄金时代吗?中关村一位VR创业者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现在虽然VR很多技术还不OK,类比手机仅仅相当于“大哥大”阶段,但创业者还是有大把机会。九鼎投资VC基金执行董事孙健认为,VR市场最终肯定还是几大巨头吃掉整个市场,但可能出现一两家从零开始“跑出来”的企业。
一面是巨头抢滩,一面是创业者蜂拥而至
经过前期预热,脸书旗下的Oculus Rift、索尼旗下的PlayStation VR、HTC Vive、三星Gear VR等,已从万众瞩目的概念产品,进入上市窗口期。同时,美国科技巨头苹果、谷歌已开始招聘虚拟现实人才,中国互联网巨头BAT以及小米、乐视等也纷纷抢滩VR领域。
市场研究机构IHS已经给出预测,2016年PlayStation VR、Oculus Rift、HTC Vive将分别卖出150万台、56万台、44万台;其中,索尼PlayStation VR的销量将超过Oculus Rift和HTC Vive的总和。
该机构还预测,到2020年底,全球虚拟现实头显设备销量将会达到3800万台;其中,虚拟现实头显销售总额在2016年、2020年分别将达11亿美元和27亿美元,而插手机式虚拟现实头显将占64%的份额。
由于VR开辟了消费类电子市场一个新的品类,并被视为未来可与智能手机等量齐观的市场,因此,在第一批VR产品上市之际,全球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对于VR的关注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有“无VR,不潮流”之势。
在全球前五大科技巨头中,除了脸书已有VR产品预售,微软也计划在2016年推出Hololens全息眼镜的开发者版本,而苹果和谷歌也开始挖角虚拟现实人才,亚马逊不仅开通VR专题商店,还宣布将推裸眼虚拟现实技术。
除了巨头,更有一大批创业公司相继涌现出来。Digi-Capital的报告指出,目前VR、AR的创新中心在美国,尤其是西海岸;亚洲正在发展之中,尤其是中国市场培养了一批实力强劲的本土企业;每个中国VR、AR用户创造的收入,将高于北美、西欧、日本和韩国的用户。
VR在中国有多火?北京中关村一位VR创业者告诉本报记者,位于北京上地的中关村虚拟现实空间已经吸引一大批创业者入驻,这些创业者几乎可以搭建完整的虚拟现实生态圈。比如,在VR头盔方面有银河数娱、3Glasses等,一体机、VR眼镜有焰火工坊等,内容领域有暴风魔镜APP、赞那度“旅行VR”等,周边设备领域有蚁视体感枪等。
另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中国VR领域已经发生至少6起千万美元以上的融资,包括腾讯领投赞那度“旅行VR”A+轮融资8000多万元;灵境VR从乐视控股那里获得1000万美元A轮融资;乐相B轮获得迅雷领投3000万美元;蚁视B轮获得高新兴3亿元投资;移动VR发行商易天互联和移动VR广告商一点网络分别获得盟云移软1.9亿元、1.1亿元投资;暴风魔镜B轮获得中信资本零头2.3亿元。由此可见,VR创投风暴是越刮越猛。
低价位抢市场,产品仅处于“大哥大”阶段
虽然VR在创业和投资两个方面都很热闹,但前述北京中关村VR创业者认为,无论是头戴式移动VR终端,还是PC或者游戏主机输入的“头盔”式VR终端,都要解决图像支持技术和多媒体算法,也需要计算能力很强的芯片驱动虚拟影像设备,以便于虚拟出一个足以欺骗大脑以及与意识反馈互动的影像。目前来看,VR产业的技术尚不成熟,类比手机仅仅相当于“大哥大”阶段。
同时,由于VR硬件需要极高的技术含量,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比如索尼的PlayStation VR,从立项到面市历经6年时间,微软、脸书、三星、HTC等,在VR上都已耕耘相当长时间,所以国内不少技术储备不足的大公司倾向于通过资本手段进入VR领域。
另外,国内大多数公司在VR上的“打法”依然是智能手机的一套——先用低价普及用户,比如,以价格低廉的眼镜盒子做“前锋”普及VR产品,再吸引用户购买更高级的头盔和一体机。因此,国内市场上已有几百个不同形态的VR眼镜盒子产品,价格在100元到几百元不等。
该创业者认为,国内大大小小的VR硬件厂商已经有上百家,披挂上阵没几个月就推出产品,大多数都是主打低价位抢用户抢市场,在产品打磨上没有技术优势,在技术上具有优势的创业团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创业者能‘跑起来’的话,尽可能趁着VR市场启动的时间窗口,赶上这一波热潮,把钱拿够了,以后卖个好价钱还是有可能的。最终VR市场还是会被几个巨头吃掉,但有可能会出现一两家企业,从零开始‘跑出来’,尤其是硬件方面,能‘跑出来’的更少。”孙健表示,“我们看软件和服务的东西偏多,在CP方面撒钱较多,未来CP方面可能会有大批公司‘窜出来’。”
高维资本外部合伙人周流更看好VR行业应用。“虚拟社交、虚拟电商、虚拟O2O,只要你敢想,未来VR就能实现。我建议创业者基于自己的强项,找自己最擅长的那一块VR领域切入进去,未来VR在行业里的应用会有无限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