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P2P行业坏账率揭秘:这么高你还敢投吗

  【财新网】(作者 薛洪言)继牵扯500亿元资金的e租宝“东窗事发”、90万投资者夜不能寐之后,又有一家百亿级别的P2P理财平台轰然倒塌:上海公安上周通过官微发布消息称,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一夜之间,曾经占据着上海各大顶级写字楼的“中晋系”公司分崩离析,P2P行业可谓风声鹤唳。

  对投资者而言,选择安全的平台成为当务之急。苏宁金融研究院在《“中晋系”大崩盘揭露了伪P2P平台的六大特征》一文中总结了伪P2P平台的特点,但目前仍正常经营的2461家P2P平台中,绝大多数平台都不是诈骗性质,也不具有“伪平台”的六大特征。对于这些平台,投资者的资金又有多安全呢?

  坏账率是判断P2P平台安全性的指标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看来,鉴于P2P借款项目的高风险特征和宏观经济形势的低迷,P2P平台坏账率数据是判断平台安全与否的有效指标。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为吸引投资者,P2P平台并不愿意公布真实坏账率数据,个别平台公布的坏账率在3%以内,大多数平台公布的坏账率甚至为0,并不能让人信服。

  事实上,具有完善个人征信体系的美国,其主要P2P平台Lending Club和Prosper的坏账率都曾高达10%以上。在国内征信体系不完善、行业仍未走出野蛮生长期、银行业不良也在快速攀升的当下,P2P行业的真实不良率恐怕要高得多。

  对于资金实力较差的P2P平台,当坏账超出平台自身的承受力时,在没有外部资金注入的情况下,破产倒闭几乎成为唯一的选择。

  因此,我们可以从P2P平台不断倒闭跑路的新闻,来感受行业的高坏账和高风险。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国内先后有75家P2P平台出现问题;2014年,有275家P2P平台出现问题;2015年,这一数值快速攀升至896家;2016年前3个月,共有260家平台出现问题,且呈现逐月上升态势。除个别平台属于蓄意欺诈外,多数出问题的平台都是因坏账率高企所致。

  P2P行业的坏账率究竟有多高?

  由于从事类放贷业务,P2P行业的坏账率与小贷公司不良率有着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在得不到权威的P2P行业坏账率的情况下,我们先通过小贷公司行业不良率的变化来推测P2P行业坏账率的走势情况。

  来自小贷协会的数据显示,相当数量的小贷公司已经陷入经营困境,个别省份甚至超过1/3的小贷公司不能正常营业。很多小贷公司不良率高达15%,一些做的相对较好的小贷公司,不良率也在3%-6%这一区间。如果考虑到庞大表外项目的风控压力,实际不良率恐怕要高得多。

  对于P2P平台而言,其坏账率恐怕比小贷公司好不到哪里去,除个别优质平台外,估计大多数平台的坏账率在15%以上。从发展趋势看,这一数值可能还远未到顶,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基于数据可得性,苏宁金融研究院将通过银行业不良率趋势来揭示P2P坏账率趋势。

  自2013年四季度至今,银行业不良资产已步入快速暴露期,表现为不良率快速上升、不良资产呈现出多点暴露和链式传播等特点(参见下图)。

  从行业上看,金属制品业、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塑料制品、医药制造、建材、化纤皮革家具制造、饮品制造等行业不良率出现较快上升,表明不良资产暴露已由特定行业传导至外围行业;从传播方式上看,银行业不良资产暴露已由点式向链式演化,不少区域性不良资产的快速爆发背后都有担保链式传播的影子,使得当前银行业谈“担保”“联保”色变。与此同时,以钢贸、贸、煤贸为典型代表的“低风险”商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凸显,2014年以来,银行业中小型企业贸易融资不良率快速攀升,普遍超过5%。

  银行不良资产步入快速暴露期显示社会信用环境已经出现较大程度恶化, P2P行业坏账率也必然呈现快速上升态势。

  苏宁金融研究院认为,P2P平台的大规模倒闭潮将到来,此时P2P平台普遍对资产质量数据讳莫如深,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投资者决策,损害投资者资金安全。对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而言,要推动行业加快坏账率等核心数据披露,并对数据加强审计,确保真实性。对投资者而言,既然不良率数据仍然是个“黑匣子”,选择靠得住的大平台才是上策。■

  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 用户注册

    扫码注册或下载尊嘉金融App注册
  • 极速开户

    2分钟填写开户信息,即时开户成功
  • 0佣交易

    随时随地开启港美A股0佣金交易

1个账户、1笔资金
0佣金买卖港股、美股、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