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一周年看券商: 业绩下滑近六成
张婧熠
2015年6月8日,沪指盘中一鼓作气冲上5100点,并最终收于5132点,全天沪市放量成交1.31万亿元。
这一天,海通证券发表了《“牛”住梦想》的中期报告,称“有梦就有远方”,中金证券、东方证券等也定期发布了策略报告,标题分别是《大盘5000点,蓝筹不贵》、《5000点不是终点,市场牛市没有结束》,5天后股灾开始,A股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漫漫熊途。
作为看行情吃饭的券商受此影响最深,经纪业务、两融业务表现最为明显。股灾一年后,券商5月份的业绩已经开始反映市场的整体不景气,行情不温不火、业绩持续下滑、监管越来越严,在多名券商业内人士看来,券商未来的日子会很难过。
券商业绩大缩水
2015年6月底,沪指已从高点跌到4277点;7月,沪指继续下挫600点跌至3664点;月中,国家开始救市,国家队进场,暴跌企稳;8月下旬,股灾2.0开始,沪指下探到2850点;2016年1月,站稳3000点的沪指第三次遭受重挫,单月下跌800点,最低摸底2638点。
在股灾整一年后,沪市在2016年6月7日收于2936点,全天成交额仅1636亿元,较一年前缩水近九成。
另一组数据也可以直观地展现股灾发生的一年间里市场的剧烈变化。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5月,12家上市券商的单月营收过10亿元,其中,广发、招商、海通、国信四家证券公司单月营收逾30亿元,银河、中信、华泰、申万宏源四家单月营收超20亿元。而在2014年,20亿元相当于是国信、国海、西部证券等券商全年的营收规模。
正在披露的上市券商2016年5月经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仅有中信、方正、广发、国泰君安[股评]四家券商的营收过10亿元,净利润皆未进入10亿级别,方正证券[股评]单月净利润9.9亿元,中信证券[股评]、国泰君安的单月净利润分别为7.69亿元、5.55亿元。
年内至今,累计营收最高为中信证券的69.6亿元,无一家证券公司有幸再入“百亿营收俱乐部”。
证券公司在股灾中的损失并非最严重的一方,却是感受和影响最为直接的市场参与方之一。从高点回落至此,券商业绩急速缩水。有行业分析师对此强调,去年疯牛行情期间的同期数据异常,以此为基数的同比数据下降明显,但与前年或更早数据相比仍有非常明显的增长。多数行业分析师也对增速表示看淡,对行业发展并不悲观。
但过去一年里的暴涨和急跌仍对券商行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看天吃饭的特质仍难扭转,券商行业同时还要承担佣金下行、两融低迷等带来的业绩压力。
以2015年的年报统计显示,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合计为16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9%,且占券商整体收入的42%。然而,在当年上半年行业放开一人多账户的限定后,券商佣金价格战再次升温。海通证券的测算显示,2015年底行业佣金率已较前一年下滑20%。
另一方面,在市场多次异常波动后,自营业务已成为影响券商业绩的重要因素。由于在股灾期间证券公司曾发起联合救市、出资超千亿元并委托证金公司统一交易,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券商自营业务收益的不确定性。
一家上市券商的高管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证金公司每季度都会向各家券商公布最新净值情况,截至今年3月,其投入资产净值下降12%,其中一季度浮亏不到8%。前述中信证券行业分析师则测算,救市资金导致行业近19%的净资产与股市高度绑定,将成为影响盈利的最大因素。
重建之路
在股灾引发券商业绩增速承压、业务板块分化的同时,对券商行业而言,从完善和健全行业的风险控制体系,到强化各业务板块的合规经营,一场以收紧风控、强化监管为导向的灾后重建早已大势所趋。
证监会4月8日宣布,将就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涉及了多项指标的调整,将原来未纳入杠杆计算的证券衍生品、资产管理等表外业务纳入控制,并将原有净资产比负债、净资本比负债两个杠杆控制指标,优化为“核心净资本/表内外资产总额”这一个指标,并设定不低于8%的监管要求。
市场点评普遍认为,此次修订版的风险覆盖更全面,杠杆计算更合理。“对行业来说,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家上市公司董秘总结此项新规的影响时称。
各项具体业务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监管也呈全面启动之势,两融业务、经纪业务、托管业务、投行业务等各板块的规章制定、监管调整均在有序推进。
去年股灾期间,以逆周期调节为导向的两融新规加紧出台,沪深交易所也同期就修订两融交易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新规取消了部分不适应业务发展实际的限制性规定,如不再强制规定130%强制平仓线,以及不再设6个月的强制还款等。今年3月,转融资业务全面恢复并下调费率,规范两融机制的全面建设之意明显。
近期有行业分析师均表示,监管层正在推进制定针对券商经纪业务、托管业务的多项政策,均为相关领域的首部专项法规。
与此同时,对并购重组、再融资、IPO等具体交易的监管也明显趋严。《第一财经日报》此前报道,监管层对定增市场的压缩价差空间、完善定价机制、强化公平交易的改革态度明确,且以窗口指导形式进行了有效执行。
近期,对于并购重组交易中部分估值虚高的行业、部分风险较大的交易方案等都全面严查。券商投行业务在此次严查风暴中也将受波及,但投行人士均表示,将有利于资本市场和投行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