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项目的放开和管制之间,还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既能够达到开放的目的、又实现对资金进出的有效监控。”在6月13日的陆家嘴论坛上,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强调,在当前美元走强的背景下,要非常审慎的使用资本项目管制;同时要坚持双向开放的思路,对资本项目开放可操作性进行探索。而在这一过程中,已实现平稳运营的“沪港通”,可以作为深市、债券市场及大宗商品等领域双向开放的借鉴模板。
在巴曙松看来,“沪港通”的开通并非简单的完全封闭或完全开放的“两极化”开放,而是在上海和香港市场之间建立了封闭、可追溯的资金进出、买卖交易通道。从“沪港通”当前的平稳运行来看,既实现了资本项目开放的目的,又将保证了开放对市场的冲击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基于“沪港通”的成功探索经验、以及坚持双向开放的思路,当前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还有更多的可操作性选择方案。而充分利用不同市场的各自优势、提高市场参与的主动性、加大新技术和新手段的运用等,都将为资本项目开放提供新的机遇。
巴曙松称,在面对如何提高定价话语权的探索上,国内市场此前花较多精力去研究如何吸引国际资金到国内来,并推进了自贸区等制度创新。但在实际操作中,单向的开放面临着人民币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的现状,进而在资金流动、结算清算等环节存在很多制度障碍。
以债券市场为例,国内为强化债权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做了很多努力,但截至目前,债市的国际投资机构的数量、交易占比等仍很有限。巴曙松认为,正是诸多监管合规和技术等细节问题,正影响着国际投资者参与在岸市场投资的意愿、阻碍债市的发展。
“比如一个大的资产管理机构要投资中国在岸债券市场,其所注册的监管机构要求它在清算、结算市场拿到监管机构资质。但在中国很难一家家去申请监管机构资质。而香港市场的清算、结算机构拥有各国监管资质,这时候可以充分利用香港市场的优势,为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券市场提供了便利。”巴曙松称。
主动参与国际市场交易,亦是资本项目双向开放的思路之一。巴曙松表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部分品种交易量大、投机性高,但国际影响力很有限。在此前尝试将国际投资引进来的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和挑战压力也很大。但若把国内的交易品种放到海外挂牌、让国际投资者参与交易,由于最后会收敛到在岸价格上,这在无形中扩大了中国市场形成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巴曙松还提醒称,需要重视fintech等新技术手段、新趋势对市场带来的深远影响。其分析称,fintech的崛起代表着金融扩张碰到了边界和约束,转而开始向内降低成本、重组自身结构,本身反映了国际金融体系正处于扩张受阻的调整期。这一转变,还会加剧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市场利润空间的吸收和消化周期也大幅压缩。
“比如一个业务产品有着很强的利差,以前吸引新的市场竞争者进入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fintech的兴起会让市场迅速扩容,很快就把利润空间挤压掉了。这时,市场会被倒逼着去寻找新的交易方式,这就让市场波动变得频繁。”巴曙松强调,未来fintech的市场影响力将更加重要,机构也需要不断开发新的交易流程和交易方式,资金也会更趋于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