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牛股最后一天疯抢中 炒股大赛:头名收益超80%
资本项目开放吸引境外资金、投资者进来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走出去”,使得本国在定价权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包括人民币的定价权、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固定收益的定价权等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已成趋势。不过,美元走强、联储加息预期下,资本项目开放如何推进成为更加复杂的问题。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下称“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6月13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在美元走强背景下必须非常审慎地采用资本项目管制,应该在完全的开放与封闭之间,找到一条既能够达到开放的目的同时也能实现对资金进出有效监控的中间路径。
而“沪港通”作为一个已经实施的模式,相关经验值得借鉴。事实上,监管层已经在考虑借鉴沪港通经验,推进深港通、沪伦通以及其他的资本市场开放途径。
寻找新模式
开放与管制,往往容易陷入一端。特别是在美元走强、美联储加息预期下,资本管制是否会加强引发业界关注。巴曙松提出,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要非常审慎地使用资本项目管制。
中信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认为,靠资本项目管制来稳定汇率是难以实现的,应该增加汇率的灵活性。汇率应该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经济疲弱的时候汇率就应该贬一点,经济比较强的时候汇率就应该升一点,让汇率成为经济周期调整的载体,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
市场可能会有担忧,认为汇率灵活性增加,是否会带来很大的人民币贬值压力?对此彭文生表示不必担心。他表示,如果汇率波动符合经济周期波动,贬值反而有利于化解金融风险,有利于控制房地产泡沫、控制信贷扩张。
“要避免陷入两极的看法,一极就是放开,一极就是管制,即使本国金融结构出现严重的失衡,即使开放可以调整失衡也把门关上。”巴曙松认为,两极中间还有可选的道路,既能够达到开放的目的又能实现对资金进出的有效监控。
当前汇率波动加大,资本外流明显,如果具体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就显得更加复杂。在美元走强的阶段,通常会看到部分新兴经济体出现比较大幅度的波动。
巴曙松认为,如果这时候草率推出资本项目管制措施,会导致国际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因资本项目管制带来的本国市场恐慌也会形成叠加。“这本身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巴曙松表示,灵活运用汇率调整而不是草率推出资本项目管制,是在此前多轮美元走强周期下,新兴经济体得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训。
“811汇改”以来,人民币贬值预期基本平息。在他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监管层非常审慎地对待各种资本项目管制的建议,没有草率地推出资本项目的管制。实际上,“811汇改”之后资本项目开放还依然在审慎平稳地推进。
在巴曙松看来,“中间道路”已经有了成功案例,那就是沪港通。“沪港通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在上海市场和香港市场建立的、封闭的、透明的天桥一样,资金的进出、买卖,整个交易过程封闭、可追溯。所以它是一个可控的、渐进的开放模式。”巴曙松进一步表示,运转一年多来可以看到,这种开放不是简单地说完全的封闭或者完全的开放,也没有让我们对资本的流动失去控制。
经验可复制
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沪港通”提升了跨境投资资本流动效率,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投资于对方市场的渠道,促进了内地与香港市场的融合。在监管层看来,沪港通能够把两个市场结构和发展程度差别相当大的市场联通起来并且使之较为平稳地运行,这为全球其他市场互联互通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沪港通运行一年多后,监管层开始更加积极地考虑建立新的机制。在刚刚闭幕的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都对资本市场开放做出积极表态。姜洋称,将进一步便利境内外市场主体进行跨境投资,择时启动深港通,完善沪港通。同时英国金融监管部门也对沪伦通表达了积极的态度。
在巴曙松看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还有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可以选择,这些方案既可以达到开放的目的又能保证整个开放过程的可控,对市场的冲击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比如可以从沪港通的模式拓展出去,进一步拓展到深圳市场,拓展到债券市场,拓展到商品市场,都可以研究尝试。
资本项目开放是双向的路径,吸引境外资金、投资者进来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走出去”,使得本国在定价权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包括人民币的定价权、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固定收益的定价权等。
主动参与国际市场交易,亦是资本项目双向开放的思路之一。巴曙松表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部分品种交易量大、投机性高,但国际影响力很有限。在此前尝试将国际投资引进来的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和挑战压力也很大。但若把国内的交易品种放到海外挂牌、让国际投资者参与交易,由于最后会收敛到在岸价格上,这在无形中扩大了中国市场形成价格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