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北京蓝皮书:官员任期短期性等致燕郊沦为睡城

  北京蓝皮书:官员任期短期性等致燕郊沦为“睡城”

  20日发布的《北京蓝皮书: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认为,官员任期的短期性导致片面追求GDP而重点发展房地产业,这是燕郊发展为“睡城”的机制体制原因之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日在京共同发布《北京蓝皮书: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蓝皮书分析称,“燕郊发展为“睡城”,是在各种原因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蓝皮书分析,这些原因主要包括:投机需求成为燕郊房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这是燕郊发展为“睡城”的驱动原因;缺乏与新增集聚人口相匹配的主导产业,燕郊新增集聚人口主要是在北京上班的外地人口和无力在北京买房的北京本地人,这是燕郊发展为“睡城”的一个直接原因;城市配套功能的严重滞后;官员任期的短期性导致片面追求GDP而重点发展房地产业,这是燕郊发展为“睡城”的机制体制原因之一;北京缺乏产业外迁的动力,燕郊缺乏产业承接能力;北京对中心城-卫星城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到位,致使规划落后于现实。

  这是北京具有官方背景的智库机构,首次对燕郊沦为“睡城”公开表达看法。

  北京的天通苑、回龙观、望京等地区皆被认为是北京行政区域内的典型“睡城”,而燕郊则被认为是以北京为中心城区,且在北京行政区域外,规模最大、最典型的“睡城”。

  燕郊位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核心范围内,与北京仅一河之隔,距北京市中心天安门30公里,距空港首都机场25公里,距海港天津港120公里。目前,燕郊除了房地产业以外,基本没有其他较大规模的产业。虽然早在2010年,燕郊已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截至2015年底,带动燕郊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依然是房地产行业

  蓝皮书介绍,2015年,燕郊常住人口已超过60万,燕郊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已无法满足快速集聚的人口,与人口规模严重不匹配。入学难、就医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一致困扰着燕郊的居民。

  蓝皮书分析,一般而言,官员的任期以十年为一个周期,而城市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在一个官员的任期内,想获得更高的升迁、社会威望,与其十年任期内政绩紧密相关。所以,官员的理性选择是在任期内推动当地GDP迅速上升。

  “那么,在房价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房地产就是官员‘最爱’的产业。在此种利益机制驱动下,燕郊的主导产业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发展为房地产业,而不是与新增集聚人口相匹配的产业。”蓝皮书认为,这是燕郊发展为“睡城”的机制体制原因之一。

  调研发现,燕郊发展为“睡城”,加剧了北京的“大城市病”。燕郊承接北京外迁产业能力大大下降,加大了北京产业外迁的难度,压缩了北京中、小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潜在发展空间,并对北京的生态环境造成冲击。加剧了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蓝皮书建议,有必要积极探索北京、燕郊的深度合作,实施“对接战略”——产业对接、基础设施对接和发展规划对接,将燕郊的区位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区域间良性互动。

  “必须正视房地产行业已成为燕郊主导行业的这一现实,在治理“睡城”的过程中,既不能对房地产行业过于打压,又不能对房地产行业过于依赖,在新的主导行业培育过程中,房价的可控式上涨并与北京远郊地区保持差价,是较为稳妥的政策调控目标。”蓝皮书说。

  • 用户注册

    扫码注册或下载尊嘉金融App注册
  • 极速开户

    2分钟填写开户信息,即时开户成功
  • 0佣交易

    随时随地开启港美A股0佣金交易

1个账户、1笔资金
0佣金买卖港股、美股、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