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黄剑辉:五方面分析和对比中美德日银行业的发展

  中证网讯 6月25日,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办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占优货币问题研究”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副秘书长、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从五方面分析和对比了中美德日银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中美德日银行业总资产分别达到29.91万亿美元、15.53万亿美元、8.42万亿美元、28.88万亿美元。银行总资产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例分别是84.68%、17.37%、61%、27.08%。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方面,中国显著提升,由2004年的4.1%上升至2015年的8.5%;德国持续下降,由2004年的5.05%降至2015年的3.92%;美日基本维持不变,十余年来美国金融业的贡献度围绕7%上下波动、日本金融业的贡献度围绕6.46%上下波动。

  关于未来发展趋势,黄剑辉称,中国银行业向轻型化、数字化、综合化、国际化、集约化转型;美国银行业纷纷战略调整,持续优化资产配置,降低杠杆率;德国银行业国际业务有所收缩,零售业务与互联网金融成为新发力点;日本银行业海外扩张力度明显加强。尽管中美德日各国银行业遵循原有发展路径及各国经济禀赋呈现出不同的演化趋势,但后危机时代,四国银行业却呈现出一些共性趋势,比如:新兴市场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混业经营趋势不改、回归传统和核心业务、集约化发展严控支出成本、强化公司治理与开展全面风险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持续重构,全球银行业版图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西欧、美国、亚太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其中,新兴市场尤其是亚太地区正日渐成为全球银行业的重要力量。中国银行业正在以“J”型形态蓄势起飞,2015年工建中农四大行已经全部跻身全球10大银行

  通过全面比较中美德日银行业的发展情况,黄剑辉提出了对于中国银行业的6点启示与借鉴,第一、银行业发展必须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第二、制度方面应依托金融供给侧改革,实现银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三、要构建符合现代银行特点、统筹协调、有力有效的监管新框架;第四、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多元化的竞争新体系;第五、业务发展以“五化”(综合化、国际化、轻型化、数字化、集约化)发展战略为支撑,持续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力;第六、做好风险控制,加快机制改革与技术创新,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新模式。

  • 用户注册

    扫码注册或下载尊嘉金融App注册
  • 极速开户

    2分钟填写开户信息,即时开户成功
  • 0佣交易

    随时随地开启港美A股0佣金交易

1个账户、1笔资金
0佣金买卖港股、美股、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