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跟同事讲,投资时买了被套住是正常的,但保证一定要活着。我们预测不到市场的波动,也没有能力预测到。不眼红别人有水晶球,也必须明白我们没有水晶球。”投资路上,盈亏常伴左右,在亏损失意时保持一颗平常心至关重要。尽管掌舵整个公司的投资方向,陈韶峰依然淡定。
在去年笑傲金融领域后,险资在今年遇到了难题,经济形势不乐观,股市疲弱、利率中枢下行,信用风险频发,高速增长的险资在资产配置上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2003年天津泰达国际和英国标准人寿合资成立了恒安标准人寿,如今这家合资寿险公司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
2011年加入公司的陈韶峰先后负责过公司战略、人力资源、投资等方面的工作,其对保险投资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籍。令其骄傲的一件事是,有别于某些同业,公司推崇更为长远的价值投资模式,考核中长期绝对收益目标。
变数之下,看保险资金如何应对市场。经济观察报险资领军人物系列访谈之十,聚焦恒安标准人寿投资部总经理陈韶峰,听其诠释不一样的保险资产配置战略与战术。
经济观察报:您对宏观经济形势有怎样的判断,在您看来,今年大类配置上会有哪些调整?今年的收益目标将可能会由哪类资产来实现突破?
陈韶峰: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拉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和供给侧改革。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必须看到的是,稳增长是为了给调结构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经济下行压力有效缓解后,调结构才是政策重心。
对于保险资金运用来说,这样的市场有机会,也有挑战。一方面,市场利率水平下降,存量债券受益,但给增量资金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带来较大压力;另一方面,权益市场年初发生大幅下跌,目前在经济转暖的大环境下逐步企稳,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标的开始涌现,但中期仍面临美国加息、资金外流等不利因素压制。在这种情况下,坚守信用红线不放松,适当看淡短期市场波动,同时进行中长期资产布局可能成为各家公司的应对之道。
大类资产配置比例方面,今年非标资产占比仍可能小幅上升,特别是在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中低风险等级的债权投资计划、信托计划等非标资产仍将是固定收益领域内对传统债券和存款的有利补充。此外,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可能上升。今年实现收益目标,除了传统的债券类投资外,可能更加依赖于权益以及各种创新型另类投资品种。
经济观察报:在未来一个季度至半年时间内,固定收益类产品中主要配置哪些品种?对今年的信用风险怎么判断?
陈韶峰:随着市场利率下降和信用风险爆发,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可能略有下降,但预计幅度有限。展望未来一个季度至半年,在风险逐步释放后,固定收益类产品仍有很高的配置价值,特别是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另外如果权益市场企稳,可转债也将迎来交易性机会。目前经济转型进入攻坚期,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陆续出现亏损、停产、违约等事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阵痛预计还能持续。因此今年资产配置的首要任务就是资金安全,防范信用风险。我公司配备有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信用评级委员会,能够为各类投资品种提供独立、客观的信用分析和风险评估,并在项目投资后持续进行跟踪评级和动态跟踪,确保风险可控。
经济观察报:目前全行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均值处于13%至15%左右,未来权益类资产配置可能出现哪些变化?在二级市场我们更青睐哪些行业?
陈韶峰:过去大部分公司单独依靠股票和基金进行二级市场投资,未来可能前移到一级半市场进行定增投资,以及一级市场进行股权投资。这一变化的背景,是股权、定增相对二级市场股票,估值更低,安全边际更高,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有,就是流动性稍差。此外,绝对收益型权益投资品种可能会受更多关注。2014年以来,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分级A、打新基金、优先股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绝对收益型权益品种,虽然名义是“股”,但是波动性低于“股”,是处于传统权益和固定收益之间的一类投资品种。这类品种普遍年化收益5-10%左右,高于债券,且同时违约风险又相对较低,因此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受到追捧。我们今年也在继续挖掘这种绝对收益型权益投资品种的新机会。
我们对行业没有明显的区分,相对来说更倾向于低估值的品种。投资有意思地方就在于,赚钱来源于市场的波动和不理性,但同时市场波动又会比想象大得多。我们并不特别关心指数又涨跌了多少,也不去预测,我们也一直告诉同事,买了被套住是正常的,但保证一定要活着,我们预测不到市场的波动,也没有能力预测到。不眼红别人有水晶球,也必须明白我们没有水晶球。
经济观察报:在您看来,保险资金在二级市场举牌会增多吗?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陈韶峰:去年以来,保险资金时有举牌事件发生,这一方面是因为A股市场去年大幅调整后,很多股票的低估值、稳定成长性、高分红、高ROE等投资价值开始显现,具备极强的中长期投资价值,这与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投资期限长、要求收益相对稳定等特点不谋而合;另一方面,保险资金举牌事件多发生在金融、地产等领域,保险资金通过举牌逐步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日常经营,可以和保险主业取得联动效应,特别是银保业务、养老地产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方面,强强联合。
但举牌也要考量投资风险。首先,资产负债匹配,切忌“短钱长配”,举牌后一般持股期限较长,需要相应匹配期限长的负债;其次,举牌股票一般持股比例较高,资金占用较多,若股票分红或利润不及预期,很容易因集中持股对保险公司的流动性造成影响。
经济观察报:在股权投资方面,您认为保险机构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下一步的发展前景如何?在创新股权投资上有哪些规划?
陈韶峰:去年以来,很多保险公司已经取得或正在申请股权投资资格,其中中小保险公司以申请间接股权投资(委托)为主,大保险公司直接、间接股权投资都有涉足。股权投资非常契合保险资金看重企业中长期投资价值的投资理念,且相对股票投资来说,股权的购买价格一般相对便宜,因此安全边际较高。同时,由于保险资金普遍持股期限比较长且比较稳定,因此也成为比较受企业欢迎的股东类型。股权投资,对于中小保险公司拓宽资金运用范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已经取得牌照的各家公司,也在逐步开展股权投资业务。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流动性,股权投资一般期限较长,且可能单笔投资金额不小,如何做好流动性管理值得仔细考虑;再比如项目选择,股权投资特别要兼具投行思维,这一点和股票投资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公司也在积极研究股权投资。
经济观察报:您对保险资金对接实体经济有哪些思考?
陈韶峰:保监会和国家发改委在2015年10月联合发布《关于保险业支持重大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大长期资金支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支持保险机构通过债券、投资基金、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方式参与重大工程投资,进一步拓宽投资空间,创新投资方式,满足重大工程建设融资需求,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可以说,保险资金在对接实体经济方面,一直在大力开展。
保险资金对接实体经济,既满足了实体经济的长期融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又获取了相对低风险、中等收益的各类长期投资资产,有助于保险投资收益的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