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体育产业步入黄金十年之际,中国资本并购海外体育标的的热情也愈发高涨。
近日,雷曼股份(300162)董事长李漫铁表示,其控制的公司已经全资收购澳超的纽卡斯尔喷气机俱乐部,成为第一家在国外一级联赛中 100%拥有一家足球俱乐部的中国企业。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资企业已完成了对英格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区 10家俱乐部的并购,其中 8家实现了中资控股。
“海外俱乐部多具备较好的文化、球迷底蕴,经营运作更为成熟,参与的也是全球顶级赛事。中方资本通过收购,不仅可以学习到优秀的管理经验,更可以提升企业知名度。”12日,国创展博体育传媒业研究员魏翔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同时,魏翔表示,目前国内中超等足球赛事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国家政策对足球产业大力支持,若国内资本可以通过海外收购方式有效打通国内外资源对接通道,更有助于旗下产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导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超赛场球员身价频频创出新高,各俱乐部与国际市场对接也更加紧密。仅就山东鲁能俱乐部来说,近年来就大手笔引入了来自巴西、意大利等国的多位著名球员,而查阅资料更可以发现,早在 2014年该俱乐部就在巴西布局,收购了巴西圣保罗州 DB俱乐部,并将其打造成了业内知名的海外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
不过,有业内人士也表示,由于近年来全球经济仍陷入低迷之中,海外俱乐部也存在较大经营风险。“即便是欧洲五大联赛中,多数俱乐部也存在负债较高、经营下滑的情况。中资方接手后,短期内不仅难以获得收益,更是要面临引援、偿付债务等多项大额投入。如何克服这一难题,将是中资能否成功‘走出去’的关键。”
收购热背后存经营难题
国外体育俱乐部的成熟运营模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纷涌进入。导报记者注意到,在李漫铁宣布收购纽卡斯尔喷气机俱乐部之前,国际多家著名足球俱乐部背后已有中国资本身影出现。
如去年初,大连万达集团就宣布,出资 4500万欧元购买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 20%股份,并进入俱乐部董事会,成为首次投资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的中资企业;再比如今年 6月,苏宁集团旗下的苏宁体育产业集团就宣布,以约 2.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 20.1亿元)总对价,通过认购新股及收购老股的方式,获得意大利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约 70%的股份。
当然,出手最阔绰的还数国内文化产业的投资巨鳄———华人文化。 2015年 12月,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宣布,已联手中信资本出资 4亿美元收购英国城市足球集团 13%的股份,而正是在该集团的打造下,英超曼城俱乐部才由一支中游球队成为三年两夺英超冠军的顶尖豪门。
“近年来,中资对海外俱乐部的并购呈现出跳跃式增长态势,特别是对欧洲几大联赛中的俱乐部。”魏翔说,这一方面缘于以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的足球强国,经济状况在持续下滑,俱乐部收入减少,债务持续升高,给了中资企业抄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缘于国内对足球产业发展的支持,推动了资本海外布局的积极性。“毕竟相较国内处于起步阶段、运作体系尚不完善的足球产业,国外俱乐部成熟的管理及广泛的知名度对资本来说,更有吸引力。”
“实际上,从运作前景来看,国外俱乐部确实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12日,国内一家甲级球队俱乐部的管理层人士冯春华表示,在恒大投资中超俱乐部成功后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中超,推高了‘引援’市场的泡沫,增加了其他俱乐部的运营压力,“相较国内目前并不完善、顺畅的运营体系,俱乐部还是要依靠门票等直接收入,‘引援’成本增加,必然加大俱乐部经营风险,一旦降级更是对投资方的重大打击。”
导报记者也从相关分析报告中获悉, 2016年国内中超市场球员转会上的开支为 3亿英镑,已高居全球联赛市场的首位。而五大联赛中,转会开支最多的德甲,也不过为 2.58亿英镑。分析称,大量资本的涌入,带来了中超引援身价的泡沫化,如今年多位外援的转会费溢价程度就接近 100%,从而增加俱乐部经营风险。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投资海外俱乐部就是一片坦途。事实上,目前除了英超、西甲的部分顶级俱乐部经营状况依旧良好、身价坚挺外,欧洲五大联赛中的不少俱乐部都因为整体经济低迷,面临资金困难。如万达入驻的马竞,此前的总债务规模就已达到 5亿欧元,而苏宁收购的国际米兰,2015年亏损也高达 1.4亿欧元。
“其实收购只是投入的开始,随后要想维持或进一步改善球队境遇,还要在‘引援’等方面持续投入,这对投资方来说会提出更多的考验。”冯春华说,一旦球队成绩出现下滑,对于投资方来说同样是重挫。“而且目前来说,欧洲部分俱乐部管理团队与投资方是分开的,虽然股权属于你,但在管理上的话语权并不多,这样投资风险更大。”
更有受访人士表示,早前中国资本也曾有过几次“走出去”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案例,但成功者较少,更有陷入“洗钱”“赌球”等问题中的情况出现。“俱乐部经营管理、汇率变动等不确定风险,应引起市场警惕。”魏翔说。
与中国市场有效对接最关键
虽然受访人士对投资海外俱乐部的前景存疑,不过多数人士还是认为,若能够与中国市场有效对接,则仍是一笔利大于弊的交易。
“海外俱乐部的收入渠道比国内多了不少,比如在青少年足球培训、赛事举办方面,国外市场远远成熟于国内。”冯春华说,目前国内在政策上正着力推进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中国又有着人口基数的优势,一旦海外优秀俱乐部的青训体系与这个庞大的市场对接,则收益非常可观。
导报记者注意到,国内不少资本早已开始相关产业的布局。如山东鲁能泰山俱乐部,早在 2014年就收购了巴西圣保罗州 DB俱乐部,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鲁能巴西体育中心,建立了国内首个海外青训基地。目前,基地占地约 16万平方米,包括 7个训练场地,建筑面积约 4000平方米,可容纳 192名球员的食宿和训练。据悉,该基地培训的中国球员可以参加巴西国内各级联赛,获得更为先进的训练及比赛经验。
同样,此次收购纽卡斯尔喷气机俱乐部的李漫铁也表示,澳超有完美的青少年培训体系,可以把中国年轻球员输送到澳超训练,进而输送到全球各大联赛之中。据悉,李漫铁旗下已经有了中超、中甲的赛事商务权益开发、葡萄牙甲级联赛冠名权、一家国内足球俱乐部、“第 12人”足球 APP等多项足球产业,若国内资产与海外布局的市场有效对接,则有望实现足球产业链上的共振,达到“1+1>2”的效果。
另外,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尝试新的对接渠道,比如万达就已经考虑通过举办“五大联赛”级别的赛事,获得与中国市场更紧密的关系。据悉,万达方面正在与欧洲大陆各地的足球政治经纪人进行商谈,打算创立这项堪与欧冠比肩的赛事,其承诺为大牌球队提供更多名额,并大幅增加他们的转播权收入。
“一掷千金的中国买家作出投资海外的决定,无一例外都对足球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抱有充分信心。”有境外分析人士称,相较欧美等国家,中国足球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刚刚开始,越早布局,就越有可能在未来占据一席之地。
冯春华表示,随着中资海外布局的扩大,将海外资源与国内市场进行开发对接的案例也会越来越常见。“这种方式可以在体育营销、经纪运营等方面,给相关企业带来实质性收益,并随国内市场的扩大变得越来越丰厚。”
“中国资本对海外俱乐部投资后,迅速开始寻求可以借力中国市场的地方。”魏翔说,这种方式多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将海外足球资源与成长中的中国体育市场嫁接,二是借此提高知名度,扩大其相关产业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当然,随着国内、国际市场对接渠道的进一步顺畅,会有更多商业价值被开发出来,市场协同效应值得期待。”
其实收购只是投入的开始,随后要想维持或进一步改善球队境遇,还要在“引援”等方面持续投入,这对投资方来说会提出更多的考验
6月 14日,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雷曼集团董事长李漫铁(右)与澳足协首席执行官大卫·盖洛普参观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