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6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结果揭晓,用“哭晕在厕所”来形容整个证券行业真的一点都不为过:95家参评公司57家惨遭下调,31家持平,仅7家上调。
大大超预期的评级结果,让各家证券公司纷纷寻找各自常规扣分原因的同时,却将最最重要的一个影响评级结果的因素忽略了。
史上最惨券商分类评级结果
在正式进行原因调查前,让我们再次来回顾下刚刚新鲜出炉的2016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惨状”。
95家参评券商主体,57家评级惨遭下调,31家持平,仅7家上升。A类证券公司,素来被证监会认为是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在行业内最高,能较好地控制新业务、新产品方面风险的类型,但这个类别的数量正在骤减:A类券商从2015年的64家降至今年的36家。其中:
AA级券商数量从去年的27家降至今年的8家
A级券商从去年的37家降至今年的28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被评为AA级的27家证券公司,今年再次被评上AA级的证券公司仅仅6家,分别为中信建投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国泰君安、国金证券和东方证券,其余21家都泪别AA级。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等大块头公司也悉数被踢出AA级。
部分券商受到证监会处罚情况汇总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受惊”的方正
“结果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大家都还处在震惊中,公司领导也都不知道怎么扣分的。”一家上市券商总办负责人介绍说,根据该公司此前内部测算,该公司评上的级别至少比目前评上的级别要高出一级,可是最后公布的却出乎意料。
当然,最惨的要属方正证券了。该公司此次分类评级直接从去年的A级被降至C级,直线下滑6个级别,而C级也是今年券商分类评级中出现的最低级别,因为D类和E类一直以来都是空白。
方正证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券商中国采访时表示,去年,该公司因信息系统外部接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根据监管整改要求,方正证券进行了严格规范、清理,所涉问题已全部清理整改完毕。
2015年9月10日,证监会向包括方正证券在内的4家公司发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对4家公司及相关员工因涉嫌未按规定审查、了解客户身份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方正证券上述负责人介绍,尽管该案尚未有结论,但证监会按照规定对该公司信息系统外部接入所涉事项进行分类监管评价扣分,核减了该公司经纪业务市场影响力指标等加分项,从而导致该公司本次分类评级结果从连续5年的A级下调到今年C级。
三大评级扣分重灾区
如此大范围评级被下调,尤其是实力和规模位居行业第一阶梯的券商,除了国泰君安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招商证券和东方证券,其他公司几乎悉数被下调,这在近年来堪称罕见。
券商中国记者根据分类评级规则推测以及行业人士的采访,得出此次评级中常规业务扣分三大主因:
?场外配资信息系统违规接入
?两融违规操作招来的罚单
?以及新三板业务中的违规行为
先说场外配资信息系统违规接入。
场外配资信息系统违规接入最为明显的例子来自去年9月证监会的一则通报。
去年9月11日,证监会通报称,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方正证券对外部接入的恒生HOMS系统、铭创系统、同花顺系统等第三方交易终端软件未进行软件认证许可,未对外部系统接入实施有效管理,对相关客户身份情况缺乏了解,未采集客户交易终端信息,未能确保客户交易终端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可读性,未采取可靠措施采集、记录与客户身份识别有关的信息,未实施有效的了解客户身份的回访、检查等程序。
根据证监会通报的处罚决定,4家券商公司层面被采取的处罚就有三项:被采取警告行政处罚措施、被采取罚款行政处罚措施和被采取没收违法所得行政处罚。
对照2010年证监会修订后实施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中相关的扣分项目,上述三项行政处罚,4家证券公司正常情况下分别合计就要被扣除15分,在不考虑加分项目和其他扣分的情况下,上述4家证券公司评级得分可能就只有85分。而今日公布的评级结果,上述4家券商评级均出现了大幅度下调。
再说两融违规操作招来的罚单。
两融违规操作招来的罚单例子则更多了,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兴业证券。今年2月19日兴业证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收到福建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由于兴业证券在2015年股灾中融资融券强制平仓操作出现差错,被责令在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期间,每3个月对融资融券业务进行一次内部合规检查,并报监管局。类似的还有广发证券和华泰证券,也都因为两融违规被证监会或证监会派出机构开具罚单。
新三板业务中的违规行为。
新三板业务违规被罚的则更多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5年11月7日证监会的通报。根据证监会通报,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5月1日至今年4月30日,证券公司因新三板业务而受到证监会、证监局和股转系统的处罚案例高达47起,处罚措施包括约见谈话、责令改正、提交书面承诺、责令改正和出具警示函等。
还有一最最重要因素都被忽略了
果真是因为上述三大扣分重灾区导致今年券商分类评级出现如此“惨状”?答案当然是“NO”。
在这里,券商中国记者觉得非常有必要先给大伙儿普及下《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相关知识。
该规定一开始就明确表示:证券公司分类是指以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结合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合规状况,按照本规定评价和确定证券公司的类别。中国证监会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审慎监管原则,在征求行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适时调整证券公司分类的评价指标与标准。
如果还看不懂这文字背后的意思,券商中国记者再给您摘抄点更明确的原文内容:
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评价计分的高低,将证券公司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类11个级别。
被依法采取责令停业整顿、指定其他机构托管、接管、行政重组等风险处置措施的证券公司,评价计分为0分,定为E类公司。评价计分低于60分的证券公司,定为D类公司。
中国证监会每年根据行业发展情况,结合以前年度分类结果,事先确定A、B、C三大类别公司的相对比例,并根据评价计分的分布情况,具体确定各类别、各级别公司的数量,其中B类BB级及以上公司的评价计分应高于基准分100分。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国证监会每年根据行业发展情况,结合以前年度分类结果,事先确定A、B、C三大类别公司的相对比例”。
好了,咱们来对照2015年和2016年的数据,一切的谜团将不解自明。注意,两年参评主体券商数都是95家,请看下面表格中的数据:
A类券商(含AAA、AA、A),2015年是64家、占比67.37%,但2016则更改为了36%、占比才37.89%;B类(含BBB、BB、B)2015年是30家、占比31.58%,但2016年则变成了51家、占比53.68%;C类(含CCC、CC、C)2015年是1家、占比1.05%,但2016年则变成了8家、占比为8.42%。
明白其中的意思了吗?监管层根据行业整体形势,将三类公司的各自占比进行了调整,无怪乎会有那么多公司级别被下调。
这就好比当下一些公司业绩考核一样,原来说好的每年对业绩前30%的员工进行奖励,对排名最后1%的员工进行淘汰。但突然更改规则了,奖励的员工比例降到了10%,而淘汰的比例升到了10%,如此奖励的员工人群和淘汰的员工人群自然出现“惨状”缩水和“惨状”上升了。
“这才是这次证券公司分类评级出现如此大幅变化,一大批券商被下调的真实原因。”一位券商合规负责人介绍说,如果来年监管层再次上调A类证券公司占比,那很多券商又会出现大幅上调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