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7.7万辆、17万辆,同比增长125%、126.9%。但据了解,今年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曾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70万辆,但到今年上半年,完成率仅为20%多。
充电柱引资本入巢 新能源汽车逆势上扬
2016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市场势头良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达1289.22万辆和1282.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47%和8.14%。这与去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增幅断崖式下滑形成鲜明对比。
汽车市场的增长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购置税优惠政策持续刺激以及二手车限迁逐步放开等因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陈士华指出,“上半年汽车整体增速高于年初6%的增长预期,预计下半年仍会维持提升态势。”这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尤其令市场振奋。2016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62%,达到17万辆。其中包括纯电动车13.4万辆,混合动力车3.6万辆,中国由此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排名第二的美国销量仅为6.4万辆。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主要受一线城市限行、限购及补贴等政策推动。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近四分之三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来自于限行、限购城市。不过也要看到,汽车业整体增长下仍存隐忧。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的预计,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将达到70万辆,但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仅为17.7万辆和17万辆,完成量还不足目标销量的三成,并且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风险和低水平扩张已显现。
行业现状乱象丛生
用一句话概括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可以用散、乱、差来形容。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理事长陈全世在近日举行的“2016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些掌握先进技术、竞争力较强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等制造企业,但盲目发展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和企业不具备产业基础,缺乏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但热衷新建新能源汽车项目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加剧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风险。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产业之所以出此乱象,主要由于政策层面缺乏统一的设计和执行。
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整车的补贴政策标准,续航能力在150公里以下的,一次性给予人民币2.5万元/辆的补贴,续航能力在150-250公里之间的补贴45000元/辆,续航能力在250公里以上的补贴55000元/辆。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针对该行业进行地方性补贴,补贴比例从1:1到1:1.6甚至更高。与之相伴的是,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并没有明确的行业准入标准,这就造成了一些本不具备汽车生产资格企业一哄而上,凭借新能源这一尚方宝剑,拼攒制造新能源汽车。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大概有低速电动汽车制造商超过100家。这些企业普遍存在没有汽车制造资质、产品不符合汽车标准、电池环保不达标以及此类车型驾驶人员没有机动车驾驶证等顽疾。这也成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骗补黑洞大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骗补”“谋补”现象从年初到现在,也一直成为扰乱新能源汽车政策红利的影子破坏者。
根据相关部门7月披露的“关于新能源汽车骗补、谋补行为的督查报告”显示,从车辆生产开始,一些车辆没有达到推广标准,甚至还未生产,就通过不法渠道获得牌照,骗取补贴。
在销售方面,有些车辆没有出售给终端用户,而销售给车辆运营企业;有的使用劣质电池等零件,在没有达到补贴标准的情况下,谋取补贴。有的就算是销售给终端用户,车辆也因各种原因闲置,没有达到政府推广新能源车的节能减排目的,反而消耗了大量财政资金。这种现象来源于生产企业,所产生的问题还不仅只是资金被非法“诈取”,更造成了人身安全的威胁。
据某新能源汽车厂商负责人透露,同行中,有些企业采购劣质电池,零件组装成电动客车、商务车,只要能使用,就可轻松申领到补贴,而虚报续航里程则更为普遍。他们送检的车辆,往往被调包。这样的电动车,大企业是不会做的,大客户也不会买的,造成了车辆闲置,而一些客户购买之后,一段时间之内就会出现续航不足,就得去更换电池。更糟糕的是,一些劣质电池自燃,给乘客、司机的生命构成威胁。
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给新兴新能源汽车厂商规范运营“设置障碍”。一些地方要求新能源汽车厂商,必须采购本地零部件,在当地设置公司征税等强制措施,这些虽然难以撼动北汽、比亚迪等大厂商的采购、服务流程,但是却对一些中小企业构成障碍。
产业后端渐成投资热点
事实上,随着政策层面收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准入门槛,未来该行业的投资难度越来越大。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险也将逐步减小。而无论政策如何调整,新能源汽车短期内不会产生颠覆性技术革新。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主要由电动汽车主导,2020年要实现年销售2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规划已经让发展趋势越发清晰,整体产业生态将开始逐步完善。
以充电桩建设为例。根据“十三五”期间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将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充电桩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产业政策不断出台和新能源汽车放量增长,充电设施行业将随之快速发展。
事实上,有关充电桩的利好一直不断。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和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充电设施。”在政策趋于明朗、营业模式成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提高的背景下,充电桩建设将进一步提速。短期来看,充电设施补贴出台叠加国网充电设施招标,令二级市场中充电桩概念的吸引力大幅提升,充电设施企业正在步入政策和业绩蜜月期。
如果说去年充电桩的炒作还停留在概念期的话,2016年以来,已开始进入业绩增长兑现期。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充电设施建设远落后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充电缺口很大迫切需要加快充电设施建设速度。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设施“十三五”期间潜在市场容量达千亿元,且充电设施在初期有望迎来翻倍以上的增长。2015年底充电顶层设计出台,2016年国标落地,国家和地方奖励与补贴机制日趋完善,充电设施放量值得期待,二季度是加速建设的起点。
业内普遍预测,掌握电力电子变化核心技术并理解需求的企业仍然有望保持竞争力,同时,充电设备中的小开关、直流电器等核心器件门槛比较高,供给也比较集中,亦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