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来,随着监管部门对于个股操纵行为监管的加强,一些题材股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以往相对活跃的行情迅速降温。盘面显示,中小板、创业板在这段时间中走势显得偏弱。相比之下,原先行情一直不温不火的蓝筹股,则表现较为坚挺。于是,也就有一种声音出现:蓝筹股将崛起,并且引导市场风格发生改变,股指将在蓝筹股上涨的推动下,走出有力度的上涨行情。
诚然,如果能够出现这样的行情,那也是件好事。回顾一下历史可以知道,自从2009年8月股市结束反弹下跌起到现在的整整七年中,尽管此间行情变化多端,并且还有过个股共同暴涨暴跌的异常行情,但是就市场风格而言,却一直是以中小市值成长股为主流热点,尽管蓝筹股也不时有所表现,但都没有能够真正占据主导地位。换言之,市场风格实际上多年没有转换到蓝筹股方面去了。这里不妨以一组数字为例来说明一下。2009年7月底上证50指数报收2816点,同期深圳中小板指数报收4766点。而2016年的7月底,上证50指数报收2155点,同期深圳中小板指数报收6736点。对比一下,七年来以蓝筹股为主要标的的上证50指数下跌了23.47%,而以中小市值股票为主要标的的深圳中小板指数则上涨了41.34%。另外,即便是分年度来衡量,蓝筹股基本上也都是落后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以目前股市上的上市公司结构而言,蓝筹股大体上是由传统周期类企业构成的,而所谓的中小市值成长股中,则包含有比较多的涉足新兴行业的公司。
在2009年以前,中国经济还是以重化工为龙头在发展,尽管也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大力度的贯彻。而2009年以后,原有的增长模式也就难以维续,经济增速也开始下降,发展新兴产业被提到了战略高度。到了近两年,更是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去产能、降库存、调结构和补短板。客观而言,这对传统产业中的蓝筹股是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而新兴产业中的成长股,则获得了较多的机会。显然,这七年来蓝筹股与中小市值成长股在走势上的分野,有其内在的原因和逻辑,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是市场投机炒作的结果。
当然,现在的市场环境与前段时间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往中小市值成长股行情中所存在的一些对题材的过度渲染及盲目炒作行情,正受到抑制,而蓝筹股长期滞涨所带来的估值相对偏低问题,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蓝筹股表现活跃起来,也是顺理成章的,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认为从此蓝筹股就此崛起了,股市也开始一轮以蓝筹股为中心的大行情,恐怕还缺乏依据。如果说蓝筹股要真正全面走强,至少需要这样三大条件:一是其所处的传统行业全面复苏,在有效需求而不是金融投机的带动下产品价格大幅度回升;二是蓝筹股公司的业绩出现趋势性上升,即便达不到本世纪前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的水平,但至少也要达到7%的水平;三是市场资金要充分,蓝筹股的一大特征就是总市值比较大,而且同板块的公司又多,具有强烈的联动效应,因此其上涨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在股市处于存量博弈的情况下,很难想象蓝筹股能够做到脱颖而出,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推高它。
在沪深股市的行情演绎过程中,蓝筹股与中小市值成长股往往是扮演了结构性行情的两个侧面,事实上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蓝筹股确实有过引领行情的表现,典型如2003年前后的“五朵金花”行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开始,蓝筹股逐渐式微,这更多还是由经济发展的阶段所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蓝筹股出现补涨是可能的,这属于矫枉过正,但真正崛起则难度很大,因为需要外币条件的配合,而以上所列的三个条件,现在来看都不太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