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期盼已久的深港通,本周终于基本落地。相比沪港通,深港通似乎有点姗姗来迟,不过毕竟是有了沪港通的经验,深港通在制度安排上颇有新意。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当属取消了每年的总额度限制,从而在理论上将两市互联互通的大门几乎开到足够大的程度。
众所周知,在开通沪港通的时候,规定两市全年的相互投资额度上限,其中“北上”的沪股通是3000亿元人民币,“南下”的港股通是2500亿元人民币。虽然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无论是沪股通还是港股通,额度都是大量闲置的。但不管怎么说,总额限制这一条的存在,终究还是会给投资者带来某些压力。
原因很简单,当投资者将大资金投向某个市场时,总是希望随后还会有更多的投资者也紧紧跟上,这样才会使得行情的上涨有更为扎实的基础。一旦限制了额度,实际上也就提示,来自这一途径的后续资金将可能有限,这很自然会影响到投资者对于后市判断,从而对其投资行为构成某种制约。在两个互为开放的市场中,额度限制实际上起到了某种行政调控的作用。尽管说,在互为开放的初期,以及在风险控制手段还不那么健全的情况下,作出这样的限制也并非没有一点道理,但这种充满行政色彩的调控制度,还是会让人感觉到虽然是开放了,可在程度上还是比较有限。
事实上,这种总额限制,其影响不仅仅是在沪港通上,也会对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带来某些不利的因素。MSCI几次拒绝接纳中国A股,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股市虽然已经对外资开放了,但一直有额度限制。如果明晟指数接纳了A股,众多以该指数为标的的基金都采取简单复制的办法进行操作,那么很可能会用完包括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以及沪港通在内的所有额度,从而使得相关基金难以开展有效的操作。当然,在目前条件下,这种状况恐怕未必会出现。但现在没有,不等于说以后也肯定不会有。作为一项政策,应该具有必要的前瞻性和相应的提前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其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取消资本市场对外资进入的额度管制,应该是一个必然趋势。
无疑,在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在资本项目下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放弃QFII以及RQFII的额度管理似乎不太可行,因此现在在新推出的深港通中不再设置总额限制,同时也相应取消沪港通中的总额限制,就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改革。深层意义在于,通过进一步打开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大门,为境内外资金向对方市场的投资提供相应的宽松条件,同时也明确地表达出进一步开放的决心,以利于吸引全世界的投资者。
后者也许更为令人关注。诚然,基于目前的实际状况,在取消总额限制的同时,依然还是保留对每天交易规模的限制。等到深港通开通以后,“北上”的资金每天最多可以达到260亿元,而“南下”的资金也可以达到210亿元,这个数量不算太小,而且因为这只是对每天的交易限制,在一个连续交易的市场中,其制约作用是会被弱化的。而以每年250个交易日计,在理论上今后“北上”的资金容量是65000亿元,“南下”的资金容量是52500亿元,都要超过现在QFII和RQFII以及QDII的总额许多倍。
当然了,有了足够的交易额度,不等于就会有相对应的交易发生。虽然港股通的出现,化解了总额限制问题,但是也有一些方面同样需要加以改进与提高。只有各方面制度都完善了,取消总额限制的意义也就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沪港通以及深港通就会有更大的发展,其对于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也就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这些正是大家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