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日举行的2016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获悉,2014年以来,我国PPP模式进入发展快车道,尤其是与环保领域的融合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不过,当前PPP项目在落地中还面临一些瓶颈和风险,亟须在探索中不断完善。
根据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公布的二季度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30日,财政部两批示范项目共232个,总投资额8025.4亿元,其中执行阶段项目105个,总投资额3078亿元,落地率达48.4%。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韩斌介绍,在示范项目中,从项目发起到项目采购平均落地周期为13.5日,项目落地呈加速趋势。
韩斌认为,随着PPP与环保产业的融合,环境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出现了新变化,过去部门分割的限制被打破,政府可以统筹更多资源集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例如,云南大理洱海污染治理PPP项目,把洱海周边污水管网、尾水出水管等进行整体打包,计划投资37.9亿元,最终PPP协议签署29.8亿元,投资超过了大理当地“十二五”期间财政在环保方面投入的总和。受该项目启发,大理州进一步加大力度对洱海进行全面治理。
在PPP项目带动下,大批资本涌入环保产业。全国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说,2015年全年约有130余家环保企业参与了并购,一批具有技术集成、工程建设、设备运营和投融资能力的综合型环境集团正在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家指出,尽管发展迅速,但从实践来看,尤其是环保行业,我国PPP模式还面临一些瓶颈,主要是制度环境未能与经济需求相匹配、融资难、定位模糊等问题。
制度“匹配性”瓶颈。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工表示,在具体执行项目中涉及很多其他相关政策,如果这些政策不做相应调整,就会成为制约PPP项目落地的限制因素。比如,PPP项目签订合同周期经常是二三十年,这种长期付费机制与现行财政预算体制不一致,地方财政预算一般是按一个年度安排预算。再比如,我国价格监管方面的规则性和可预见性相对比较差,需要对价格监管政策做相应调整。而英国的价格监管就有一个所谓的监管周期,在监管周期内,价格如何变化,投资者非常清楚。
政策模糊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专家介绍,目前一些PPP项目边界比较模糊,缺乏非常明确的政策规则,基本停留在“一事一议”的层面。启迪桑德环境资源公司负责人张仲华介绍,他们在PPP项目实际操作中就遇到了一些困惑。PPP模式是个新事物,地方政府的相关机构在项目设计、运营过程中的专业性不够,企业需要反复沟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地方政府负责人是不断换届的,企业最担心的是前一任领导认账而后一任领导不认账。“我们在实际运营项目中已经碰到过这种情况了,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协调和沟通,产生了很多矛盾。”
PPP项目融资存在瓶颈。专家指出,PPP项目对资金需求量特别大、周期比较长,但我国目前缺乏长期性资本,从PPP项目运行情况看,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较为普遍,成为制约PPP模式发展的一大瓶颈。
企业“跑马圈地”型风险。健全的收入模式与投资回报机制是决定PPP项目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在这些机制还没有完全健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和社会资本跑马圈地、盲目地一哄而上,甚至从事短期投机行为,可能带来巨大风险。韩斌认为,当前推进PPP改革进程中要避免短期行为,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把前期工作做扎实,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效率。
专家建议,下一步相关部门要在建机制、补短板上着力,确保发挥PPP改革的牵引作用,放大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破除“制度性瓶颈”。制定PPP项目财政管理办法,把PPP项目支出责任纳入中长期财政规划。二是加强信息公开,强化项目监督。建议制定PPP项目信息披露办法,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三是推进项目融资,解决PPP项目融资难题。促进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推行项目收益权质押,探索项目收益债券、保险债券投资计划等融资工具。四是加强绩效考核,保证公共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