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郑秉文谈医改之四:“医疗市场失灵说”明显错误

  【财新网】(记者 周东旭)医改仍在深水区。2016年7月,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财政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完成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旨在为今后中国医改增添智识支撑。报告受到各界密切关注。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再次强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并要求加快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医改不仅事关公众福祉,如果改革不能再进一步,中国面临的巨大医药卫生支出压力也将与日俱增。把脉医改,就此,财新记者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

  财新记者:你曾指出,过去在社保领域,市场因素越来越小,政府的干预越来越多,过于强调政府职能,而忽视制度建设。你认为当前中国医改医保改革,最可能成行的制度建设应该包括哪些?

  郑秉文:我认为,促进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医是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世行等研究报告中也将这一举措提到很高的位置。民营医院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只占3%,2005年占到17%。近五年来加大改革力度,目前,民营医院已超过1万家,占全国医院的一半左右。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民营医院的数量,更在于民营医院的地位和作用,恰恰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各界还没有统一的共识:比如,民营与公立医院是相辅相成的,还是民营只是公立医院的补充?民营是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可以提供基层卫生服务和二级服务,还是只限于提供高端医院服务?是只限于农村偏远地区,还是也可以在城市地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在很多地方,民营机构成为医保定点机构的条件还不是很明确。其实,这些老问题不应该还在困扰我们。对民营医院,应该张开双臂欢迎他们,给他们国民待遇,降低准入门槛,让他们与公立医院一样享有同样的资源和税收条件,让他们“与公立医院公平竞争”(研究报告语),让他们成为城乡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主人之一,就是说这个体系里有两个主人,除了公立医院,就是民办医院。

  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民营医院成长起来了,公立医院有了竞争对手,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竞争市场,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才能真正有所变化,公立医院成为医疗市场上的一个行为主体,尽管维持公益性不变(其实,有相当一步部分民营医院也是非盈利性的),情况也会有所变化的。可以说,对待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的态度是一块“试金石”,如同对待民营企业一样,凡是给予国民待遇的地方,民企发展就能生根发芽,地方经济就发达,反之亦反。实现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离不开民营卫生医疗机构的参与,要建立大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满足构建“以人为中心的以体会健康服务”网络,只能依靠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的冲动,这是改革开放几十年的一个重要经验。

  说到这里,我觉得我必须要澄清一个重大理论问题。2009年医改以来,“政府主导医疗卫生体系”和“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的指导思想占主要地位,并用“市场失灵”作为主要理论支撑,认为“医疗是一个严重市场失灵的领域”。这个理论命题很明显是错误的!

  财新记者:为什么说是明显错误的?

  郑秉文:大家知道,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医疗和医生、看病和问诊,早在四五百年之前就出现了,甚至早在现代主权国家出现之前就有了私人医生和私人诊所,有需求有供给,是市场表现最好的领域之一,几百年来,如果没有市场,医生和诊所就不可能延续到现在;明年是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他父亲就是民间医生,李时珍是当了几年的太医,他们几代人都是走市场,《本草纲目》也是因为有了市场才流芳百世。国家介入医疗、强制性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出现,只是130年以前在德国才开始有的。在信息经济学那里,只不过由于医疗技术的原因,医疗健康保险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为患者不是专家,医生的道德风险的识别成本很高而已,但是,医疗的效果是最直观的,患者是最容易判断的,于是就有了供给和需求,所以“医疗市场”是最发达的,医生从业人员的数量和交易数量是最多的,是最市场化的,其市场化程度甚至与养老金市场并驾齐驱,但其历史之悠久,影响之广泛,却远不是“养老金市场”所能比拟的。在社会保险里,失业保险是最不能市场化的,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也比医疗市场化程度低多了,他们才是市场最失灵的,有谁看见地球上有失业保险的市场?工伤保险的提供商也不多呀!起码其保险市场规模小多了!因此,这些保险才需要国家介入进来,甚至国家亲自举办。而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一样,是市场最不失灵的,例如,美国所有的就业人口或称工作人口的医疗保险,全部都来自商业健康保险公司,而不是来自国家!奥巴马竞选时主张医改,但上台第一年就在华盛顿遭遇到了游行示威,老百姓反对医改,他们认为现行的医疗保险公司提供健康服务的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模式挺好的,无需奥巴马多此一举。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实施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战后以来困难重重,世人皆知,于是才有了风起云涌的改革。如果不改革,国家就要拖垮了。所以,“最后搞垮国家”的是市场体系,还是国家垄断?

  在医改的这个世界上,纯粹的国家体系没有了,纯粹的市场体系也没有了,各国都是不同程度的混合体系,既有国家,也有市场。中国的问题在于“国家”太多了,“市场”太少了;公立医院太强了,民营医院太弱了;在中国,混合体系远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我们缺的是什么,人人心里都很清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改革开放38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引入了市场、善待了市场、利用了市场。哪个领域改革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哪个领域没有引入市场、没有善待市场、没有利用市场。混合体系是中国医改的出路!否则,我们将来一定还会有第N次医改。建立纯而又纯的“公益性”体系既是不可行的,又是不可能的,将来会受到惩罚的。这个问题说到最后,再说个小例子:从媒体报道里看,中国患者有谁去欧洲看病?毫无疑问,去美国的多,那里的制度灵活,那里看病贵,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最好的医疗条件能出现在医疗费用最便宜的国家吗?大家知道,东北省份经济几乎陷入了绝境,他们欢迎民营企业像欢迎天使一样!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不要排斥民营,在美国,最好的医院,可能是民营的,最好的大学,也可能是民营的!这就是对混合型医疗体系的启示!在中国,很可能有一天,最好的医院也是民营的。如果路子走对了,这一天不会太久远。但是,如果路子走错了,那就等待吧……

  更多报道详见:

  郑秉文谈医改之一:医改不能忽视市场因素

  郑秉文谈医改之二:如何看待“职工退休人员医保缴费”

  郑秉文谈医改之三:医保是改革的主要动力

  郑秉文谈医改之五:医保统筹的阻力在哪里?

  • 用户注册

    扫码注册或下载尊嘉金融App注册
  • 极速开户

    2分钟填写开户信息,即时开户成功
  • 0佣交易

    随时随地开启港美A股0佣金交易

1个账户、1笔资金
0佣金买卖港股、美股、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