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泥娃报道
“活跃”无疑成了今年我国对外投资的主旋律。
伴随着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中国资本在国际市场拥有了更多话语权。
10月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1-9月,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8827.8亿元人民币,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对外投资额。
值得关注的是, “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成了今年对外合作中的“主力”。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经过了两年的“适应期”,“一带一路”战略开始逐渐发挥其作用了。
毋庸置疑,“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沿线国家和地区,还将继续成为中企对外投资的主要合作伙伴,而合作方式和内容也将更多地采取“扬长避短”的方式,基建类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将成为“走出去”的主要产业。
但是,“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是对外投资的风险集中区,如何在风险与利益中谋求平衡,或许是接下来中企“走出去”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多重利好推动
根据商务部消息,今年9月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06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56.9%。而9月份如此“活跃”的对外投资数据,或许只是今年1-9月份总体对外投资趋势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今年对外投资的规模在持续放大。1-9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3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3.7%,与去年全年的1214.2亿美元相比,增加了128亿美元,较同期全国吸引外资(950.9亿美元)高出391.3亿美元。
由此可见,快速增长成了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的主基调。
而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此番对外投资所迎来的快速增长,无疑是多方利好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其中,来自国家政策的不断助力成了首要因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黄亮雄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大方面来说,因为国家一直鼓励与支持中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寻求国家产能合作,而国家力推的“一带一路”战略在不断发展,到目前取得一些成果,许多企业也从过去的观望态度,到现在放心地去到国外进行投资合作。”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企业“走出去”。
黄亮雄表示,“地方政府在企业‘走出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有一些突破。相较以前更多的是民营企业或者是自发地单独‘走出去’,现在以产业园区的模式‘走出去’则在对外投资的风险方面有所降低,增加了企业对外投资的意愿。”
“并且,中国企业实力已经在不断上升,而目前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也使得很多企业在这个阶段到海外去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做出的必然选择。”黄亮雄补充道。
在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主管周昭媚看来,“2016年上半年在制造业对外投资中达到120亿美元,同比增长4.4倍,这与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推进有关。”
同时,周昭媚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除了国家的政策在过去几年不断推出,为中企对外投资带来政策加码外。中企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也有另外一个原因。
“自2015年8月11号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经贬值了8%。当市场存在对外投资的需求,而在贬值的情况下就可能会有有推动‘走出去’的因素在里面。”周昭媚说。
“一带一路”战略作用渐显
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正在成为我国企业对外合作的重要伙伴。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今年1-9月份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承包工程新签项大项目居多,尤其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业务份额很高。
1-9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12个,较上年同期增加33个,累计合同额1247.4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4.4%。
其中,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合同4191份,合同额745.6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0.4%。
而在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方面也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取得了稳步推进,截至9月底,我国企业在20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建的56家合作区累计投资达179亿美元,入区企业1045家,总产值475.4亿美元。
黄亮雄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在目前阶段开始初见成效了。“经过了两三年的时间,企业认为这个政策是持久的并且是得到政府支持的,因此逐渐开始从观望走向了有意愿去谋求合作。”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一带一路”的相关建设就开始初现端倪。周昭媚指出,“其实2015年跟2014年比,投资‘一带一路’相关产业的数值就增加了18.2%。并且接下来这个数值将会继续增加。”
与此同时,周昭媚认为,来自金融方面的支持,成了“中国特色”的有效助推器。
“在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方面中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有金融支撑的机制。因为有亚投行、丝路基金等,这些基金都会帮助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落实一些项目,这些是其他国家在推动‘走出去’过程中很难达到的。”周昭媚说。
另外,在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看来,“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落地也成为了我国对外投资的一剂强心针,“目前,中国对外投资资本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国家,今后还可继续纵深推进,从而在对外投资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风控成下一步要点
实际上,根据此前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也不难看出,大型国企已不再是“走出去”中单一的“主力军”,一直在国内市场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民间资本,也逐渐挑起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大梁”。
但是,“看不清、摸不透”成了民营企业“走出去”路上的门槛。
更重要的是,周昭媚表示,从“一带一路”的路线来看,很多国家基本上是处于一些投资高风险的地带。“由于在‘一带一路’确实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不同的公司、企业在投资‘一带一路’的时候,必须要做好自己的准备和功课。”
“除了宏观方面的风险,民营企业战略方面的制订也将是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周昭媚指出,“与国企‘走出去’的国家级战略不同,很多民营企业的‘走出去’带有投机性而缺乏战略指导,在执行过程中也容易受到老板个人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方向,这容易影响对方对国内企业投资诚意的判断。”
“与此同时,投资后的整合管理其实是很大的挑战,人才储备更是重要问题,这些都是各个企业在目前的困扰,同时企业目前也在积极思考怎样去应对投后管理风险。”周昭媚说。
另外,黄亮雄也表示,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也应该在合作内容方面做到“扬长避短”。
“因此,未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的投资合作应该是主要集中在基础建设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领域,充分发挥国内的优势作用。”黄亮雄说。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中国产经新闻,经济成功人士的标志读物
订阅:微信号cien_offical (或查找公众号“中国产经新闻”)
微博:@中国产经新闻报官方
投稿:cien2015@163.com 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