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社部发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各级财政补贴为4716亿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在一场研讨会上表示,预计今年财政给予养老金的补贴或超过6000亿元。
中国的养老金体系对于财政补贴的依赖度越来越高。2006年,当时对养老金体系的财政补贴600亿元不到,也就是说十年间,财政补贴养老金的金额翻了十倍。对比中国的GDP增长,这种增速实在令人心惊。(如果有无知学者要考虑通胀因素那请回答他,中国的GDP数据是名义GDP,与养老金补贴一样都包含了通胀因素,只有实际GDP是剔除通胀因素,而实际GDP增速远低于名义GDP)
按照这种发展趋势,中国养老金破产将是必然事件。以十年翻十倍的速度计算,30年后,中国财政补贴养老金的金额应该是600万亿元,以十年翻一倍(目前的GDP增速根本不可能十年翻一倍)的GDP增速计算,30年后,中国的GDP增速也就翻8倍(约600万亿元)。换而言之,以现在这种发展趋势,30年后中国所有的经济增长都只能用来补贴养老金,这将是什么情形?
当然,上述计算方法非常粗略。接下来看一些详细的细节方面变化。
影响养老金运作的无非三方面因素:收入、支出、投资收益
人口结构逆转致养老金缴费人数将减少,受益群体增加
自1983年中国研究养老金体系至今,有一批人享受到了政策红利,他们不用缴纳养老金就能领取养老金。相信与笔者一样都是80后的人应该清楚自己爷爷辈有些人就是这种情况。他们的养老金全部有企业承担,在他们那代人的概念中,国企(当时只有国企)就是金饭碗,永远是依靠。
也就是第一代养老金受益者开启了中国养老金的资金缺口。当初养老金体系推出后相关配套政策非常滞后,导致问题(后代养前代)一代代延续。而当时,因为中国处于人口红利期,新增人口多于老龄人口,所以这种模式可以持续下去。但现在情况完全逆转。
从2015年的中国人口分布来看,未来25岁以下(本科、研究生毕业参与工作)人口的新增数量仅够填补65岁以上退休人员造成的养老金缴纳不足。而且,根据职工抚养比数据显示,几乎需要三个人才能供养一个老人。未来养老金收入是不足以支付养老金支出。
美银美林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增速将超过5岁以下人口增速,这意味着2020年开始,全球将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中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老龄化现象将特别突出。此外,联合国曾有研究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35年之后出现明显的人口负增长现象。
笔者作为一个80后,已经隐约能够看到自己将来的养老惨状。庞氏骗局的倒塌在于没有后续接棒人。缴费人群数量减少且支出基数放大意味着政府要么出资兜底,要么增加养老金费率。前者将使得本文最初的推测(中国经济增量仅够补贴养老金)情况更加糟糕,而后者将会加重个人与企业负担(费率增加意味着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减少)拖累经济发展。
养老金投资收益连物价都赢不了,更别提GDP了
在养老金收入与支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来看看最后的救命稻草——投资收益吧。
从历史数据不难看出,最近十年中,养老金收益唯一一次跑赢CPI的只有2009年,那是在我国刚刚实行4万亿元救市计划,开启宽松货币政策大门的时候。至今,养老金投资收益虽然与CPI差距缩小,但依旧不及CPI。而且,长年以来许多年份都出现投资亏损。请问,政府机构中的“精英”就这种水平吗?贪污腐败也许是一方面因素,可在位者无论如何腐败也不至于交一份不合格的答卷吧,要贪也是从80分里贪20分,应该没人会蠢到把自己的仕途都提前贪掉吧。
很明显,养老金的投资收益也是不能指望的,因为本身连通胀都跑不赢的投资收益根本等同于资产缩水。
因此,综合收入、支出及投资收益三方面考量,未来财政补贴压力可能还要大于十年翻十倍。也许在2035年中国人口拐点出现之后,这种情况会趋缓。但低生育率和高抚养比使得局势难以改善。而要以全年GDP增量为代价才能维持养老金体系运作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还有其他财政支出需求的客观存在。那么,结局除了破产还有什么呢?
如今的鼓励二胎(增加未来收入)、延迟退休年龄(减少未来支出)、养老金入市(增加投资收益)等政策都是迫于无奈的对策。然而,这些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二胎政策受制于房地产泡沫所引发的生活压力,延迟退休的同时,人口寿命也在增长、股市有风险,对谁都一样,包括养老金。
我国养老体系有三大支柱(养老保险和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本文所谈的基本都属于第一支柱。但因为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在我国存有很多弊端,如果盲目推行可能会造成更大范围的恶劣影响。比如,企业年金增加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增加企业负担无异于自杀行为。而保险行业在中国已经公信力沦丧,凡是进入社会的,有多少对保险没有疑虑的?
作为80后的一代人,笔者也在寻思自己该如何养老。
(许多文章无法发布,请加微信号:财经上帝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