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港通开通之际,香港交易所(00388.HK)行政总裁李小加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承认,深港通的开通就像是第二个孩子的出生,虽然没有当初沪港通那么兴奋,但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
李小加在专访中反复用“建桥”来形容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除了建桥的过程,李小加对于建桥的意义、规划都有很深刻的思考,他未来的工作,将会努力在香港市场引进更多国际公司,丰富港股市场这个“货架”,进而实现国民的多元化国际资产配置。
《第一财经日报》:从沪港通的开通,到现在深港通的开通,您的心情和体会是怎么样的?
李小加:最初推出沪港通的时候,就像孩子刚出生,是最兴奋的,随着这段时间,沪港通的不断成长,深港通的开通就不像当初那么兴奋,而深港通又是两条腿中的另外一条腿,现在终于要迈出去了,也是充满了期待。
日报:在深港通的开通过程中,哪个部分需要投入最多精力?
李小加:沪港通和深港通是重大交易模式的创新,意味着互联互通时代真正开始了。过去在建桥之前,思索最多的是,需要不需要建桥;在建桥的过程中,就要考虑怎么建桥,建什么样的桥可以让大家走得更容易更轻松,又能让大家得到充分保障和控制;等建好桥以后,就要把辅路、灯、标志做好,让大家真正安全有效过桥。这些东西做完以后,就要考虑人家为什么要过这个桥,过桥以后要干什么,桥的对面有什么东西值得让大家过去看,这一系列的心路历程中,考虑的问题都不一样。
从开始计划到具体落实的问题,到逐渐建设市场结构的问题,再到最后开始思索整体市场需求的问题,尤其是整个桥建好以后,你到底想干什么,想给国家、市场、投资者带来什么,建桥本身是创造了可能性,一旦有了可能性,思路就打开了。
日报:与沪港通相比,深港通方案有一些改变,包括加入中小盘股票、整体额度的改变,对于中间这些细节的部分,您是如何做规划的?
李小加:沪港通在起初设计的时候,有几块矛盾要解决,就是国际投资者有自己的习惯、基础设施和监管环境,要想让大家彻底改变自己去投资是比较难的,能不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大家保持住过往的交易习惯,让大家比较容易过桥。
一旦过桥容易了,下一步要思考风险怎么管控,特别是在目前中国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在中国资本市场,汇率、利率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这种跨境资本流动怎么才能保证有序和交易自由,这就更容易成为一对矛盾。
太容易就会无序,但管太严又可能把它管死了,这对矛盾决定了核心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在这两个维度上面造出一个方案,既能达到交易自由和便利,又能达到风险的可控,还能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节奏有所顾忌。
刚刚讲到的额度的改变、标的范围,都反映了解决矛盾的思维。以前沪港通的时候,交易有个总额度,是因为当时还在试点阶段,让大家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可以小范围试一下,成了更好,万一不成,也就这么点规模,坏不了事儿,所以说总额度是这样的出发点,让大家知道哪里能停。
而每日额度的出发点是让大家别走那么快、那么猛,在沪港通、深港通这样的新型交易模式下,如果大家蜂拥而来,桥上一下挤满了车,这就有可能有风险,车流太多了,各个问题容易暴露。就像在桥上设一点小坎,别开那么快,每天到点了就刹车了,明天接着再来,每天增长幅度都可控,这样就可以让每天的速度和烈度稍微有所控制。
经过沪港通的两年运作以后,大家都感觉这个交易模式是没有问题的,既能让大家很舒心很轻易地交易,又能让整体规模控制得比较好,所以说,整体额度没有必要再限制。而且这么好的一个交易模式,如果总额度一直存在,很多大公司就不愿意入场。
因为可能这些公司刚入场一半,总额度就到了,对这一年的操作就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大公司的主要工作是股票的配置,它们不想有随时都可能关闭的感觉,所以说这个去掉以后,是非常关键的,也反映了交易机制的整体风险是可控的,只是希望速度别那么快。
实际上呢,这次的每日额度还是保留了,不过深港通开了,两边的额度都等于翻番了。因为北上等于是变成两条线了,而南下的话,可以从两个市场来香港,所以说每日的额度也都提高了。
日报:深港通在沪港通的基础上,会给两地的市场带来哪一些变化?
李小加:如果从北上的角度来看,最大的变化是原来只能投沪股通,现在可以投深股通,多了将近800个股票标的。如果是从南下的角度,港股变化不是特别大,但是从深圳南下的这趟列车,又能投100多个新的港股,另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总额度的取消。
有的变化暂时还需要观望,目前投资者门槛还没有动,因为觉得,深港通这种新兴事物,对于投资者的准入应该有一定限制,应该有一个基础的门槛,让比较专业的投资者先尝试,等投资者们变得更加成熟以后,再来改变也不迟。
日报:深港通之后,互联互通以后,您的工作是什么?
李小加:沪港通、深港通都开通以后,会越来越关心大家过桥的目的。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以前没有桥的时候,只能坐轮渡用QFII去投A股,今天可以在大桥上很自由地来回投A股,A股市场那么大,将来逐渐把标的越来越扩大就可以了。
南下的内地投资者来香港投港股,我们要慢慢开始关心,港股现在持续力有多大,随着内地中产阶层越来越多,他们需要资产的合理配置,尤其是国际化配置,一定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那意味着,你有多少货,人家就有可能配置更多。
今天香港的资本市场虽然也是国际市场,但这个市场里面60%的货,还基本都是内地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尽管这些公司经过了国际化的检验,但总的来说,都是内地的公司,所以长远来看,内地这么多钱,那么多人口,就这点货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
今后,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是,在香港的市场里面,货架上能不能加上越来越多世界上的货,让内地老百姓坐在家里就可以投世界,按照内地投资者的交易习惯,通过内地的交易中介机构下单,通过上交所、深交所投资在香港,让这些货架上越来越多国际股票。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来香港,所以我们能不能设计很多像ETF这样的产品,比如把美国科技股、拉丁美洲的矿业、德国的制造业拿过来,不断增加这样的产品。因为有的投资者不投特定的公司,就投某个特定行业,ETF就可以把特殊的行业,弄成指数交易基金,让老百姓可以买这种产品。充实了香港的货架,才能真正实现国民财富多元化配置。
日报:从历史、宏观的角度,您希望互联互通这个大的计划,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很多年以后,那时候内地金融市场可能已经完全开放了,您希望后人是怎么评价互联互通这个计划的?
李小加:有的人经常说,一旦中国资本市场完全开放了,是不是就没人用沪港通、深港通了?我认为,沪港通和深港通有很长期的生命力,任何一个中国的投资者去投资世界,都可以分为三种人,研究生、大学生和中学生。
研究生是本身已经很懂投资,在外面会讲英语德语,早早就愿意把钱拿出去直接投资了,比如在美国买房地产什么的,这批人都不是我们沪港通、深港通的目标。中学生也不是我们的目标,中小投资者A股的事儿还没搞明白呢,根本没兴趣投资国外。
大学生是什么呢?是资产负债表已经比较大了,但是还没有大到天天往外跑,他还是很想有投资国外的机会,尤其是坐在家里投国外的机会,我们沪港通、深港通就是给大学生预备的。这些大学生,随着自己的发展,越来越能干,越来越有本事,可能就大学毕业到研究生阶段了,不再用沪港通了。
可是中学生也可能毕业了,进入大学阶段,他们也想投国外,但不敢出去,所以沪港通和深港通就是永远给大学生做的。大学生离开了,还有新的中学生毕业,进入大学,所以沪港通、深港通可能20年以后还会存在。
长期来看,从大的方向来说,这些桥建好了以后,再找出机会让中国实现一个比较大的转换,让世界和中国都可以互相投,可能彼此投的东西不一样。比如中国以前是很多市场的债权国,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希望,别人成为我们的债权国,因为只有别人愿意持有我们的债权了,我们才可以让人民币更加国际化,让国外投资者更在意中国的发展,从而把钱借给我们,让我们做负债方,不能让我们天天成为美国的负债方,我们也可以反过来。
同时,中国老百姓这么多钱,不能光投楼市股市,还要投世界,让资产更多元化、国际化,这就是互换的趋势,也会逐渐让国际金融格局的改变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