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旅游绿皮书:2016~2017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旅游绿皮书显示,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16年,国内旅游需求增长旺盛,出境旅游增速减缓,入境旅游稳步回升。预计未来,国内旅游将继续保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成为新的发展动力,入境游市场有望持续回暖,出境游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国内游方面,2016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继续领跑宏观经济。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的调查,2016年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2.3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国内旅游收入为1.88万亿元,增长13.72%。据估算,2016年下半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21.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1.9万亿元。2016年全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近4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近3.8万亿元。
旅游绿皮书指出,就2017年和未来一段时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都将给中国旅游带来新的契机。据相关机构预测,2017年中国经济将保持6.3~6.7%左右的增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旅游发展环境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各地发展旅游的热情持续高涨,各路资本对旅游的投入不断增加,相关设施、产品和服务继续完善。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内旅游将继续保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成为新的发展动力。
入境游方面,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经历三年持续下降后于2015年首度回升。2016年,这一趋势得到进一步巩固。2016年1~6月我国共接待入境游客6787.39万人次,同比增长3.84%。主要入境客源市场均出现显著增长:香港赴内地游客同比增长2.19%;澳门赴内地游客同比增长3.49%;台湾赴大陆游客同比增长5.78%;外国来华游客同比增长9.0%。其中,部分外国客源市场出现比较显著的增长:俄罗斯旅华游客数量同比增长35.14%,韩国旅华游客数量同比增长8.43%,美国旅华游客数量同比增长8.39%,越南旅华游客数量同比增长7.18%。
从当前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依然无法避免主要客源市场经济增长乏力、国际游客出境旅游趋于保守、各旅游目的地竞争加剧、国际地缘政治的消极影响强化、入境游客在华消费意愿下降、我国入境旅游宣传推广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等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入境旅游系统工程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国际旅游多元化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特色旅游形象和主打旅游产品层出不穷、旅游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日趋优化。加之在人民币贬值、空气质量逐步改善、外围目的地恐怖袭击频发等现实因素的推动下,入境旅游由前几年的衰退周期换挡至近年来的复苏周期的基础将进一步稳固。在这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预计2016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有望持续回暖,实现约4%的稳步增长,旅游外汇收入有望实现约5%的稳步增长。
与入境旅游相反,经历了数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出境旅游自2015年开始减速。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增长8.96%,这是近年来出境旅游人数增长首次低于10%,绿皮书预计2016年出境人数增长速度很可能依然在10%以下。
旅游绿皮书认为,相比世界其他客源地,中国的出境潜力不容低估,发展动力强劲,但是我国的出境旅游将长期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出境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依然偏低,启蒙教育还是长期的基础工作。缓解出境游客与目的地居民的文化冲突,促进相互理解和认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形象塑造仍然任重道远。出境市场的进化很快,但是大部分市场运作依然简单粗糙,不精细、低频次、低毛利和长链条等难以控制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包机、包船(邮轮)上容易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沼,销售压力和风险难以控制。标准化产品竞争已进入红海,而非标准化产品的商业模式还有待验证。产业供给还有很多初级问题需要解决,市场规范和集约化生产的问题表现得很突出。供应商单纯追求规模效应和标准化运作,在产品组合上失于简单,在新产品开发上缺乏动力。与境外目的地的合作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公共服务提供、市场监管、旅游安全、风险管理和产业合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大陆赴台旅游人次将下滑。旅游绿皮书指出,自岛内局势和两岸关系大背景发生变化以来,大陆赴台游人次逐月下降,导致台湾整体入岛旅游人次出现下滑。截至2016年8月,台湾入岛旅游人次较上年下跌3.44%。台湾观光业者分析认为,总体来台旅客人数下降是意料中的事。2017年,数量上很难再现上千万入岛游客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