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入市是否恰逢其时,又能以多大的规模和怎样的节奏和方式入市,该如何确保亿万老百姓的这份 “养命钱”在长期投资布局中既保值增值又能成为中国股市的“理性压舱石”?
养老金入市需要资本市场的健全完善和制度建设。同时,养老金入市也可以推动资本市场的体制改革。许多优质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已经凸显,还有一批新经济成长股也显现未来的龙头价值。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养老金入市可谓恰逢其时。
学者观察
胡敏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正式签订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这是国务院2015年6月底出台实施 《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管理办法》后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拟定的第一个签约省份。
当下中国资本市场徘徊不前、朴朔迷离,投资者期待养老金入市给股市带来利好。然而这时候养老金入市是否正恰逢其时,又能以多大的规模和怎样的节奏和方式入市,该如何确保亿万老百姓的这份“养命钱”在长期投资布局中既保值增值又能成为中国股市的“理性压舱石”,这是我们关注养老金入市应该突出关注的几个问题。
养老金入市有充足的依据
首先还是要认清中国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理性认识这是大势所趋。支持养老金投资行为的基础,至少有非常明显的三个理由。
第一,中国人口老龄化正面临严峻挑战。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将达19.3%;2030年达25.3%,老龄人口数量突破4亿;2050年左右达峰值、约4.8亿,占比38.6%。人口老龄化直接带来的是家庭养老负担日趋严重,持续升高的老年抚养比将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不断提高,还将影响经济发展活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加强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特别是完善筹资机制,已成为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整体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第二,当前我国亟待弥补养老金的巨大缺口。养老金缺口正成为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长期风险的核心问题。目前,政府已开始考虑通过划拨国有资产、延迟退休年龄、扩大社会统筹、加大商业养老保险市场规模、采取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方式给养老金“补血”“造血”,学界则呼吁通过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金融产品,将开发养老金融业作为重要的金融战略来预防老年时期的各种风险。加强对现有养老金结存投资管理,争取“让钱生钱”是必须付诸实践的一个重要举措。
第三,抗通胀必须确保养老金保值增值。表面上看,现有养老金规模增速高于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指数,但要对应资产价格上涨的速度,还是远远落后。但目前,基本养老金只能投资于国债和银行定期存款。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和国内货币近年来的超发态势,未来我们很有可能进入一个通胀上行的态势。在长期通货膨胀的局面下,为了应对养老金巨大的贬值压力,养老金应该交由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未来要实现存量养老金保值增值也必须让其跑赢通胀。
如何让养老金入市实现“一石双鸟”
养老金入市是实现其保值增值的一个必然选择。作为可源源不断流入的一项长期性资金,通过托管和证券投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便打通了资本市场之路,通过投资资本市场进行保值增值,同时,这也会给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带来积极预期。
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中散户占比一直较高,投机因素大,市场波动反复性大。随着养老金入市,其成为资本市场主力资金的一部分,必然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从国际经验来看,养老基金作为长期价值投资者,其稳健理性的投资风格可以有效中和广大中小投资者的短期投机行为,净化资本市场投资氛围,改善资本市场投资环境,平滑资本市场波动性,从而为市场起到“理性压舱石”的稳定器作用。这可谓“一石双鸟”。
但养老金毕竟是“保命钱”,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的根本目的还是保值增值,必须充分考量其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基础目标,对人民的长远利益负责。
首先,以收益性观察。参照美国的经验,美国资本市场上的三大主要机构投资者是养老金、共同基金和保险基金。目前大量美国养老金计划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债券、房地产等领域,其中,美国的公共养老金投资相对保守,主要投向国债等品种,2000年以来始终保持4%以上的投资回报率。而类似中国企业年金的401k计划的投资策略则兼顾安全性和成长性,其大批资金都流向了股票型基金乃至股票。由于美国股市近乎长期性上涨,401k计划的大量资金投入股市后,这些年在推动道琼斯指数从1000多点一直升到现今20000点过程中,401k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长期也获得了6%以上的年平均回报率。美、英、加、澳等发达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将部分养老金入市既实现了保值增值,又推动了股市的强劲增长,实现了资本增值和股市的双赢。
国内有关数据也显示,2008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养老金平均收益率约为2.9%,仅与同期通货膨胀率相持平;而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则分别达到8.7%和5.3%。2003年6月,社保基金开始投资股票市场以来,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其投资收益率为负外,都取得了正收益。社保基金只有2004年、2008年、2011年没有跑赢通货膨胀率,但其投资收益率要好于当年上证指数的投资收益率。
总的看,目前国内养老金收益率尚处于较低水平。这也说明,未来养老金入市,只要选择好恰当的投资时间、投资风格和投资品种,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健性,应当可以取得高于存款利率水平和通胀水平的投资收益。
第二,再从流动性考量。养老金入市需要一定的规模,还要通过资金的不断递进补充和投资获取较高收益。目前国内养老金规模上,以2015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值约4万亿元净值,扣除预留支付资金外,预计全国可纳入投资运营范围的资金总计约2万亿元,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确定的30%入市资金上限计算,理论上可有最高6000亿元的养老金规模投资权益资产。当然初始投资依据可供运营管理养老资金2万亿元与初始投资A股比例15%计算,预计初始养老金入市规模约为3000亿元,约占当前A股流通市值的0.77%,加上养老金投资的安全稳妥要求和入市的渐进性,对股市尚不足以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处于转轨时期,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社会统筹部分是最基本的养老保障制度,属于现收现付型,个人账户则更倾向于完全积累型的补充养老计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也处于双轨制阶段。当前必须加快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加快养老金并轨改革,加快建设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等补充保险制度,以此一方面解决资金缺口,另一方面也能不断扩大递延型投资规模的需要。从投资布局和投资周期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必须满足“现收现付”的日常需要,其资产配置必须保持充分流动性,同时,从养老金本金安全性要求高、收益稳健型需要,又要明确界定投资种类,严格规定投资比例,建立苛刻的投资条件,所以,入市初期宜以固定收益证券投资为主,再稳妥、逐步、分批地进入股市,不断提高入市资金的比例,并给予市场明确的投放预期。
关键还在于建立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不到30年,养老金入市,本质上还是投资,自然就伴随着投资资本市场的所有风险。从大的制度安排上,期待养老金入市与资本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养老金稳健运营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良性互动。
养老金入市需要资本市场的健全完善和制度建设。同时,养老金入市也可以推动资本市场的体制改革。一方面,养老金入市要求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对收益稳定的国有企业、大型商业银行等低风险股票公司的分红制度建设,进而引导投资者向稳健投资者、长线投资者转变。另一方面,逐步成熟的资本市场也会为养老金提供更多的稳健投资品种、更完善的服务平台,确保养老金入市的保值增值达到预定目标。
经过2015年中国股市的大起大落、2016年的小幅盘桓震荡后,2017年既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L型大底,也被认为是中国股市的长期大底,许多优质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已经凸显,还有一批新经济成长股也显现未来的龙头价值。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养老金入市可谓恰逢其时。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