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周三的小幅调整之后,A股市场周四又恢复到了反弹模式之中,沪深两市股指双双小幅回升,同时市场热点也开始增多,除了“一带一路”之外,以上海国资改革为代表的国企改革概念股开始受到市场的重点关注,或有望成为了市场上行的又一重要助力。
从市场全天的走势来看,沪深两市股指在早盘窄幅震荡之后,在午盘收市前选择继续向上反弹,煤炭、证券、有色等权重板块再度成为领涨主力,“一带一路”和国企改革两大主题概念也纷纷助攻,市场全天运行氛围良好,午后的回调也被尾盘的拉升所抵消。上证指数最后报收3229.62点,上涨16.63点,涨幅0.52%,成交2266亿元;深成指报收10253.96点,上涨76.71点,涨幅0.75%,成交2249亿元;创业板指数报收1897.63点,上涨5.27点,涨幅0.28%,成交562亿元。两市全天合计成交451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有所减少。
对于近来股指的持续反弹走势,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赵扬通过研究发现,市场多项资金指标开始重回正轨成为重要因素。上周为新年的第一个完整交易周,随着节前抽离流动性的陆续返场,整体市场资金状况开始趋暖,多项资金指标重回正轨,市场交投开始摆脱节日氛围。上周全A周内日均换手率为1.79%,环比上升0.73%,节前一周相应值1.33%,目前交投水准已回到2017年初水准;大宗交易成交折价率为4%,而环比同期值为7%,折价率下调3个百分点,协同变化于市场整体表现。个人投资者仓位净减仓814亿元,整体交易结算资金余额环比变动1123亿元,银证转账净变动309亿元,交易筹码朝向机构投资者集聚。沪股通、深股通连续四周净流入,上周沪股通净流入62.09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9.11亿元,净流入规模已约占沪股通的1/2。煤炭、钢铁、建筑、电子4个行业收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建材、交运行业接近于净流入,单周行业表现与资金走向较为一致,周期资源板块与大基建板块受到大资金集中的关注。
光大证券维持短期看多的观点。对于短期行情,无须过多的基本面解释。所谓的“春季躁动”就是个上涨概率问题,过去17年间(2000年-2016年),全A指数仅在2001年和2016年下跌(这两年2月下跌后,3月均报复性反弹),其他年份均是“红二月”。主要逻辑是流动性的季节性宽松,今年加一个辅助逻辑,16Q4和17Q1的业绩高增长。
不过光大证券对于中期走势仍持谨慎观点。主要逻辑是房地产下行所引起的流动性收缩和业绩下行。房地产调整会带来整体流动性的收缩,离开这个大背景谈所谓的泡沫迁移有失偏颇。业绩方面,A股盈利周期和地产周期是绑定的,去年Q4或今年Q1大概率上就是上一轮补库周期的顶点。在配置上则看好价值股和白马股:春季躁动后,如果利率不能下行,那么A股估值将面临较大压力。对于择时者而言,逢高减仓不失为谨慎之举。如果不择时,估值下行空间有限的价值股和业绩能够对冲估值压力的白马股,中期相对收益最为确定。
东方证券策略分析师邹慧则认为,近来上海国改板块权重股以及前期出现一定调整的个股开始拉升,上海国改主题未来表现可期。随着上海国资工作会议的召开,短期内上海国改主题在资本市场热度的进一步提升值得期待。
进入2017年之后,上海国改顶层政策持续出台。2017年1月18日,上海国资委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关于本市地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首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符合条件的上海国企有望在上半年获得员工持股计划方案批复。“一企一策”、“二次混改”等有望持续成为改革重点。新一轮的深化国改布局方面,混改、国资流动平台深化运营、新兴产业领域国资的布局优化、做大做强优势国企等均值得期待。
东方证券认为,2017年地方国企改革首要还是盯住上海。现在依旧是布局良机!在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国资改革的力度还是前瞻性,上海都远远走在全国的前列。其中不乏借壳(如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重大资产重组(上海临港注入园区资产)、整体上市(上海建工集团)、股权流转(上工申贝控股权转让)等重磅改革案例。无论是从个股基本面,还是自上而下的政策面,2017年上海国企改革主题依旧有非常好的确定性布局机会,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