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机遇:京津冀“大棋局”未来怎么走?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谋篇布局,谨慎落子,已经三年。
这是一个涉及1亿多人口、超21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生产总值合计逾7.46万亿元人民币的“大棋盘”,通盘考量、统筹谋划,需要国家智慧。
三年间,三地逐渐打通城市、人才、产业、市场、政策、资源、体制机制乃至环境保护之间的“楚河汉界”,明确各自功能定位,理顺产业链条,合理区域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时至势成,区域一体注入强大国家动力,打造出新增长极。
三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民众感受到了哪些政策温度和生活变化?未来,京津冀三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可以期待哪些新机遇?
感受变化:民众添获得感城市发展更顺
“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一个直接的成效,就是让三地老百姓的生活都发生了变化。”北京市市长蔡奇接受记者采访时以三个“得到”来概括获得感:一是得到大量绿色空间,二是得到更多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三是得到更加便捷、安全的生活服务。
蔡奇所说的“得到”,不少北京市民触手可及:西直河石材市场,曾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石材交易市场,疏解后市场拆除腾退了180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复垦绿化面积达到136万平方米,为北京新增一片城市绿肺;从中关村地区疏解到顺义杨镇的北京城市学院,不但为当地带去人气,周边还将配套建设中小学和医院,整体提升北京顺义东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
过去,“告别北上广”往往包含着无奈;如今,产业的转移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交通一体化带来了出行的方便,公共服务的对接合作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资源,越来越多人“微笑着离开北京”,到天津、河北寻找机会。
天津市市长王东峰表示,三年间,京冀企业在津投资项目达到4865个,累计到位资金5226.7亿元人民币,占全市引进内资的44%。京津冀互补优势的有效发挥,有力促进了天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说,河北省与京津实现公交一卡通行,实现了医保异地结算、旅游一张图、职业资格互认,京津冀区域固话长途费、移动通讯漫游费已成为历史,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通勤圈初步形成,民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中国社科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成效,近九成的受访者认可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了积极进展,75%的受访者感受到了交通一体化带来的出行便利。
期待机遇:谋篇落子布新局
开局良好,京津冀“大棋局”未来怎么走?
“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这是官方对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定位。
蔡奇表示,协同发展为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提供空间,是首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然选择。今年,北京在以往的基础上要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十个专项行动,包括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乡结合部整治、无照经营整治、疏解产业等等。“通过这10个专项行动,以10个组合拳来提高环境质量,提高发展质量,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的治理水平和城市的人口调控水平。”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而河北、天津正在寻找更多机会。
张庆伟表示,有序承接好非首都功能疏解,河北将重点做好“四篇文章”,即集中承载地建设文章,借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文章,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文章,重大承接平台建设文章。河北要着力打造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借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引导周边市县主动对接和融入,加快一体化进程,着力打造发展新高地;同时,创新与北京共建共享模式,构建交通运输、综合保税、口岸物流体系,着力打造京冀合作发展共同体;突出抓好曹妃甸区、渤海新区等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着力打造发展战略支点。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则是协同发展一盘棋中天津的重要定位。王东峰表示,下一步,天津将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主动引进一批总部企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机构。推进三地协同发展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全力推动产业升级转移,深入开展京津冀产业对接系列活动,促成一批产业投资项目。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打造京津冀高端制造创新合作新载体,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并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中新社记者 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