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盈基金王尚博:军工处于行业蓬勃发展的高增长阶段
我国提出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军费占GDP比重始终在1.3%左右,因宏观经济压力,国防预算增速不会太高,但考虑十三五目标及国防建设需求等,2019年国防预算增速达到7.5%,19年我国国防预算11899亿元占全球10%,占我国当期GDP及财政收入比重分别为1.20%及4.98%。19年美国防预算占GDP及财政支出比重分别为3.3%及16.10%,俄罗斯为2.66%及15.72%,与美俄横向比较看,我国国防支出占比相对较低并具备提升空间。
预计2020年国防预算有望维持7-8%的增速。同时军费支出呈现结构化,装备采购和训练保障的占比逐步提升,若军费总开支维持7-8%增速,核心军机装备、训练消耗、信息化等则具备较高的增速,预计能达到10-15%左右。
疫情影响有限,开年同比实现正增长
从已公布一季度报及业绩预告的军工标的,其中共有41家公司一季度同比实现增长,行业一季度业绩平均增长1.24%。虽部分公司一季度因疫情原因造成原材料供应滞后、订单确认延后,业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考虑占全年比重相对较小,且产品交付可在后期通过加班加点方式弥补,且当前大部分公司已顺利复工复产,预计全年保军任务基本不变。
当前经济情况、军工周期和订单水平决定2020年行业增长稳健,预计主要公司增速仍在20%附近;因留存资金较多,2021年可能突破过去五年规律,呈现平稳增长格局。
2020年是军队“十三五”规划落实的攻坚之年,国防开支有保证,武器装备采购目标确保完成。以歼-20、直-20、运-20等“20”系列为代表的航空装备都处于快速批产上量阶段,需求不减、生产不断。
产业调研了解,主机厂需求饱满,多个重点型号处于定型后的快速上量阶段,比如歼-20今年预计交付量翻倍增长;直-20在2019年快速上量,今年交付量再增长50%;运-20也增长较多。其他前期定型后机型仍处于交付高峰,比如歼-16、歼-15等。
上市公司层面,航空装备产业链完整,主机厂的交付上量将带动产业链向上发展。各大主机厂全年交付目标不变,一季度已经全面恢复生产。其中,成飞3月份零件产出量和试飞架次创历史新高;陕飞一季度批产交付任务全面完成;航空工业西飞复工复产后第12天,完成了首架运20飞机转场交付;昌飞零部件一季度实现了均衡生产目标;截止目前,哈飞完成1架机总装交付、2架机总装液压试验、5架机机体对接等工作;洪都航空一季度完成各型飞机试飞交付23架;贵飞复工仅半月,总装交付全年批产首架海“山鹰”飞机。
多项改革促优化,军民融合打开成长空间
军品定价机制改革:2019年已发布规则,但细则尚未公开,影响潜移默化,必然带来军品采购价格的提升,影响为价降量升、摊薄成本,盈利能力能否提高主要看企业有无动力降低成本和费用。
混合所有制改革:授权放权不断推进,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股权激励方案增多,或将推动行业利润率水平的提高。
科研院所改革:目前进展缓慢,但仍是一座金矿;科研院所改革和资产证券化并没有必然的先后关系。
资产证券化:政策转向积极,并购重组回暖,2019年至今已有不少军工资产证券化案例。
军民融合:非公开化,实质上在不断推进。民参军此前因商誉减值、股权质押等导致市场担忧,估值下杀到底部,随着军改削弱等带来基本面好转,民参军公司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军转民则进一步打开军工公司成长空间。
国防科技作为众多先进技术的发源地,同时叠加大国战略需求,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军工科技与5G、智能驾驶、卫星通讯等新技术相通,国产化替代需求日益强烈,军工技术的先进性及自主性逐步被市场认知,民用化市场拓展将为军工行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打开军工公司成长空间。
确定性与科技成长兼具,航天大年带来产业链机会
军工属于国之重器并且处于行业蓬勃发展的高增长阶段。从军机、航发等龙头公司来看,装备建设在升级,需求端强劲,疫情影响最小,目前主要标的均为底部区域,安全性高、确定性强。中航沈飞以歼-16为代表的的双发重歼和歼-15的舰载机,同时还有海四代作为未来产品,今年订单高速增长,作为军工龙头反弹强劲,当前是布局绝对收益的时机;中直股份今年的重点型号继续高增长,通过近几年产能上台阶,即将成为直升机型号序列中第一大单品,未来高增速可持续;航发科技则是从原来发动机配套企业进化成发动机主机企业,有比较大的预期差。
优质配套企业中,尤其是高成长性的成飞产业链,从今年到十四五期间有很大发展空间和紧迫性,同期中国外围五代隐身战机数量激增,为了保持同代次的力量均衡,我国也要加强战备,较大的缺口带来高成长。上游配套企业中爱乐达、华伍股份充分同步受益成飞产业链高增长,机载设备核心配套的中航机电和中航电子,上游材料企业,光威复材、中航高科等均将受益明显。
同时军工行业兼具较强的科技属性,在特朗普政府发布2021财年的总统预算申请中,国防部研究、发展、试验与鉴定(RDT&E)预算为1066亿美元,创70年来新高。包含了5G/6G、人工智能、自主系统、生物技术、网络、定向能、全联网指挥、高超声速、微电子、量子科学以及太空,总计11大技术领域发展,并由国防部重点推进。著名的DARPA(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局),就是要确保美军拥有全世界科技技术的绝对领先,并防止其他国家实现科技超越。
以空间探索为例,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所创立的Space X率先实现了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放射技术,预计未来将向太空发射4.2万颗低轨卫星,是现有世界卫星总数量的十倍之多。空间探索项目获得了大量NASA与DARPA的资金与技术支持,通过科研项目等途径实质进行着间谍卫星、导弹防御、信息对抗等军用布局,并对空间卫星轨道资源、频段资源进行着疯狂抢占。美国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以比对手更快的速度发展太空能力,慑阻对手对美太空能力的攻击。
我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鸿雁星座”一期预计投资200亿元,在2022年建成由60颗卫星组成的通信网络;二期预计2025年完成建设,共300颗卫星。不仅如此,科工集团的“虹云工程”、中电科、银河航天、星际荣耀等,一大批国家主力军与优质军民融合企业齐头并进,正在打破美国的封锁与垄断。
202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大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的重大项目就包括:开建近地载人空间站、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任务、北斗3号的全面组网、低轨通讯卫星的大建设、火星探测器的壮丽出征等。带动相关航天、卫星产业,远期有望迎来万亿市场。
卫星产业投资上可把握节奏,短期看大国竞争的推动:轨道资源、频段资源涉及国家利益,发展低轨卫星势在必行;中期看卫星通讯经济性:目前我国卫星通讯成本较高,技术仍有一定差距,随着产业成本逐步下降,发射、制造成本有望接近传统通讯方式,并有不可比拟的覆盖范围优势;长期看应用场景的拓展:物联网、自动驾驶将会带来海量需求,低轨通讯卫星最终形态将会基本替代遥感、导航卫星大部分功能,应用场景将会更加多元,市场空间更加广阔。
作者简介
王尚博,8年证券从业经历,现任宝盈国家安全沪港深股票基金基金经理助理、研究员;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Master of Global Political Economics)国际政治经济专业。 本科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心理学(Top30)、经济学(USNEWS Top40)双学士学位,辅修商科Business(USNEWS 4th);历任交易员、研究员等职务,先后覆盖过十多个行业:宏观策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水泥、玻璃)、公共事业、基础化工、石油化工、国防军工、机械、煤炭、食品饮料(部分白酒),较擅长大宗商品、高端制造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