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外网评:“直播带货”火爆,新业态加速中国经济“回血”
5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网举行主题为“防疫常态化下的假期经济”线上金台沙龙。会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通过分析近期以来的电商发展业态,尤其是“五一”假期电商销售数据,认为电商持续火热助推中国消费市场快速恢复,对进一步提升消费信心、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
受疫情影响,直播电商等新模式正在引领发展新业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更为明显。未来,中国电商将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渠道进化,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的、全面覆盖的购物需求,进而重塑产业发展模式,打破制造业与批零业之间的界限,打破传统职业的界限。
“五一”小长假,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优惠促销活动,叠加各地发放的惠民消费券,销售普遍快速增长,部分平台销售增速超过40%。商务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双品网购节”,参加的大型电商平台达115家,实物商品店铺超过30万家,涉及到全品类品牌商品达到10多万个,销售额超过580亿元。以电商为主的线上消费的火热,有力推动了整个消费市场的快速恢复,对进一步提升消费信心、释放经济潜力具有巨大示范和带动作用。
从近期发展业态来看,“直播带货”成为当前电商最火爆的一种新业态。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已达3500亿左右。疫情期间,众多企业商户更是纷纷开启直播模式,以此缓解经营压力。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2020年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全国上百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产品“代言”。如今,中国疫情防控成效进一步巩固,电商直播仍然保持火热状态。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电商直播场次和直播商品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4.7倍,北京、上海等地推出了“老字号”的直播专场,开展云逛吃、云探店等活动,扩大老字号品牌影响力,促进市场销售快速回升。在第二届“双品网购节”上,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康辉、撒贝宁、尼格买提齐上阵,只用了三个小时销售额就突破了5.286亿,标记了单场直播全网最高销售纪录。
与此同时,电商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也更加明显。疫情之下,餐饮零售等线下门店纷纷发力线上渠道,通过入驻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提供无接触服务等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五一”假期,一些平台也与中华老字号这些商家联合起来打造专供商品,销售增长达到3倍左右。10万家外贸企业入驻电商平台,开设销售专区、专场,有的外贸企业一天销售的商品达6万件。借助电商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仅有效帮助广大企业商户提升了抗风险能力和供给效率,同时也对保市场主体、稳外贸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五一”期间电商消费的火爆,一方面是受疫情防控的推动,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中国电商长期的集聚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比2018年底提升4.9%。庞大的网民构成中国网络购物的用户基础,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亿,占网民整体的78.6%。在中国的疫情最为严重的1-2月份,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实现逆势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还要看到的是,90后、00后新生代正在成长为消费主体,而他们从小就是中国电商发展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这意味着,网购用户未来将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绝对主力。
未来,中国电商将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渠道进化,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全面覆盖的购物需求,进而重塑产业发展模式,引领新的人才培养观念。
第一,电商发展将进一步打破制造业与批零业之间的界限。未来将是以个性化定制为主的C2B模式为主,要解决定制化生产带来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问题,需要企业在从接到订单,到生产制造,再到交易完成的过程中,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人、原材料、机器的每个加工动作和行为的自动、在线、实时、全面的记录。这样,制造企业更多地介入到与消费者的互动之中,而批发零售的媒介层将会日益空心化。
第二,电商发展将进一步打破传统职业的界限。在传统企业中,规划、销售、制造、财务等职能,分工明确,而如今,人人都要从全产业链角度分析问题,从全价值链角度掌握核心资源,从供应链角度掌握产供销。未来,电商需要的不仅是专业人才,而且需要更多一专多能的人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电商已经从模仿走向创新,产业在规模、服务上日趋成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庞大的国内市场和鲜明的城乡差别孕育着丰富多样的需求,给予了电商创新更多的可能性。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不仅需要政府及时改善治理方式,尽快完善配套的交易制度、监管体系;也需要企业加快适应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势,加快转型升级,从而推动中国电商进入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增强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在第32期金台沙龙上的发言,整理/海外网评论员孟庆川赵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