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增地方专项债尚余1.5万亿元待发 重点支持这些领域
新增地方专项债尚余1.5万亿元待发重点支持“两新一重”等领域建设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今年地方专项债被赋予了更大职责。
7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截至7月中旬,经全国人大批准的3.75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已发行2.24万亿元、支出1.9万亿元,全部用于补短板重大建设,对应对疫情影响、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加快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意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确保债券资金用于投资项目建设,对当前经济形成投资拉动效应。
今年以来,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大幅度增加,各地将资金用于铁路、收费公路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政和产业园区、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例如,上半年,山东省财政拨付省级承担的高铁项目专项债资金72.85亿元,积极支持高铁重大项目建设;近日,贵州省举行2020年地方专项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的地方专项债项目共101个,总投资606亿元,获得专项债支持107亿元。开工项目主要聚焦公共卫生等领域补短板和突出“两新一重”优质供给等。
7月份以来,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骤减,7月1日至16日,发行金额仅108.59亿元。目前,尚余约1.5万亿元新增地方专项债等待发行。
张依群表示,新增地方专项债资金投向,除继续加强交通、水利等传统基建项目投资外,还要从提升经济发展空间的“两新一重”和提升公共卫生防疫功能等基础设施短板入手,围绕5G网络、数字城市、社区服务、公共防疫等谋划专项债投资项目,把项目与资金紧密结合起来,用项目带动地方专项债的发行使用进度,加快形成政府投资对稳定中国经济基本盘的关键性支撑作用。
财政部专家库专家、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两新一重”项目发展框架的一大核心理念就是,集中力量,高速、精准地将经济发展模式从高速增长阶段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能够有效调用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市场投资者的长线投资资金,缓解财政短期压力的专项债就是完成该任务的重要工具之一。预计,未来专项债还将盘活更多资金进入基建领域,为项目的整体资金需求做好持续支持,进而对“两新一重”项目,乃至实体经济的整体投资量都会有所带动。
对于新增地方专项债可用于加强防灾减灾建设的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汛期洪涝自然灾害频发,凸显出在水利等减灾防灾领域仍存在短板,新增地方专项债对“两新一重”及防灾减灾领域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可以扩大有效投资,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来。
张依群建议,进一步扩大新增地方专项债券使用范围。地方政府重点是加快项目筛选筹备进度,拓宽政府投资领域,只要符合经济发展需求、民生改善需求、未来成长空间的项目都可以有序纳入专项债投资项目;政策面也应不断改进专项债投资理念,允许把更多公益和准公益性的项目纳入专项债投资项目计划,切实推进资金和项目充分对接,增强专项债的使用效率和项目的收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