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G智能电网成功立项,中国电信再次引领行业标准
中国电信再次牵头5G标准的制定。
近日,由中国电信牵头的提交的5G智能电网研究项目在3GPP R18中成功立项,将正式定义5G+智能电网端到端标准体系架构。
此次立项再次凸显了中国力量,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企业在5G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国际影响力。
在国内,5G智能电网已经被实证。
由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中国电信青岛分公司和华为公司联合开发的青岛5G智能电网项目一期工程日前正式交付投产,标志着国内规模最大5G智能电网正式建成投产。
专家表示,将5G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及设施,可重塑电网生态,助推我国“新基建”建设。
定义标准:5G智能电网研究立项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电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
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保护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电力被认为是工业的“血液”。
电力行业产业链完整,装备齐全,应用规模大,产业辐射广,带动作用大,在5G行业发展中具有典型代表性,也最能激发5G潜力。
电网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不同环节的业务需要不同的服务,这些服务具有不同的通信需求。
5G以其大带宽、广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结合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创新技术,打造5G确定性网络,提供差异化的网络能力和确定性的体验保障,完美契合了智能电网的通信需求。
在近日召开的3GPP SA#88e全会上,由中国电信牵头并联合中国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5G确定性网络产业联盟成员单位,以及海内外运营商、设备商等28家成员单位提交的5G智能电网研究项目成功立项,将第一次定义5G+智能电网端到端标准体系架构,为5G+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奠定标准框架和平台。
其研究范围包括传统能源系统服务、远程控制、远程保护、计量以及高级计量基础设施、分布式发电、分布式自动化、需求响应、能源管理系统和配电管理系统等智能电网服务。
中国电信研究院专家、3GPP SA1副主席、5G确定性网络产业联盟能源互联网小组标准负责人夏旭担任项目报告人。
夏旭表示,过去一年多来,随着3GPP围绕中国提交的5G智能电网立项申请的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征、内涵与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版本5G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的讨论,尤其是中国5G发展上的优势明显,促进先进信息技术、互联网理念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能源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兴起,发展5G智能电网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共识。
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委会主任、CIGRE中国委员会D2-5G工作组组长刘建明教授指出,从国家层面和行业角度出发,将5G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及设施,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需求及明确的要求,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需求制定相关标准有助于牵引全球5G和能源行业发展,可重塑电网生态,助推我国“新基建”建设。积极参与和推动智能电网领域的国际标准工作,是国家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5G发展最关键的是开放合作,统一标准。产业界充分参与相关标准制定活动,共同制定5G智能电网全球统一标准,能更好地满足电网业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需求,并辐射到更多的垂直行业领域,引领5G产业发展。
应用验证:青岛5G智能电网投产
我国企业不仅前瞻性提出了5G智能电网的概念,在建设方面也有了成功的实践。
近日,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中国电信青岛分公司和华为公司联合开发的青岛5G智能电网项目一期工程正式交付投产。这标志着国内规模最大的5G智能电网正式在青岛建成落地。
早在2018年,国家电网、中国电信就联合发布了《5G智能电网》报告。
2018年1月,中国电信、国家电网和华为联合发布《5G网络切片使能智能电网》产业报告。首次从“5G切片+智能电网”的视角出发,阐释了智能电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5G网络切片在智能电网中的潜在应用场景以及方案分析。本次报告的发布标志着运营商与电力行业在5G领域的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2019年8月,中国电信青岛分公司、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和华为公司共同组建5G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推进5G在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体系的建设。
实验室在业界首次提出5G电力切片构想及能源互联网对通信网络的三层马斯洛需求模型,发起成立5G网络切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发布了业界首份5G电力切片技术和商业产业报告,在技术可行性、商业可行性、应用场景、生态建设上进行了大量探索。
三方在青岛崂山金家岭、奥帆中心、国网大厦和西海岸古镇口4个合作项目示范基地部署5G网络及MEC解决方案,建立了国内最大规模的5G智能电网实验网。
2020年7月11日,中国电信宣布,由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中国电信青岛分公司和华为公司联合开发的青岛5G智能电网项目一期工程正式交付投产。这标志着国内规模最大的5G智能电网正式在青岛建成落地。
青岛5G智能电网项目采用端到端5G SA网络建设,为电网应用提供更快、更细、更准的差异化和确定性网络能力,实现了基于5G SA切片的智能分布式配电、变电站作业监护及电网态势感知、5G基站削峰填谷供电等新应用。
截至目前,合作三方在青岛已部署30余个5G基站,借助5G技术赋能传统电网,有效支撑5G智慧电网应用,在提升供电服务质量,提升电网运检效率以及共建共享方面已经取得良好效果。
有了5G技术的支持,电力工作人员通过超高清摄像头监控输电线路和配电设施,能够及时发现故障隐患,节省80%的现场巡检人力物力。
与此同时,智慧电网也让5G基站进入省电模式。
据中国电信青岛分公司总经理牛惠军介绍,在用电低谷时段储存能源,在高峰时段使用储存能源为5G基站供电,可以平衡电网用电高峰和低谷时段的整体负荷,据测算单基站可节省用电费用20%,大大降低5G基站运维成本。由此,每年一个基站可节省电费1.38万元。
中国力量:创始成员达42%
对中国企业牵头的5G智能电网研究项目立项一事,通信专家项立刚重复了两次“非常重要”来高度评价。
项立刚说,5G 已成为全球各国数字化战略的先导领域,是国家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电力作为垂直行业深度参与标准制定,这将使5G 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垂直行业。
5G时代,中国企业在5G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刚刚冻结的R16标准中,三大运营商已主导31项5G新技术标准的制定,涉及移动性增强、超级上行核心标准等关键标准领域。
其中,中国移动提交技术提案3000余篇,主导完成15项技术标准制定,包括高铁场景性能提升、应对大气波导的远端站干扰消除等;
中国电信主导完成10项技术标准制定,包括非公共网络组网、移动性增强、5G性能指标定义与增强等关键标准领域;
中国联通在R16标准化中提交技术提案1000余篇,主导完成6项技术标准制定,包括从5G到3G的语音业务连续性、4G和5G基站一致性架构演进等。
本次3GPP 5G智能电网研究项目立项由来自全球的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厂商、芯片厂商、垂直行业、政府机构、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等28家成员单位联合支持,包括中国电信、中国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华为、复旦大学、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大唐、腾讯、OPPO、VIVO、小米、三星、沃达丰、西班牙电信、法国电信、欧洲航天局、法国THALES、索尼、NOVIMANT等。
从中可以看到,来自中国创始成员达到12家,占比高达42%。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分论坛上曾表示,5G最关健的是开放合作、全球统一标准。在这个标准的制定过程当中,中国做出了中国的贡献,但是这个标准不是中国主导的。“各国产业界、研究部门都对5G的全球统一标准做出了贡献。”苗圩说。
他认为,统一标准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对产业的发展,对各方面的应用,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