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据彭博社报道,腾讯已将新加坡选为亚洲中心,正计划将包括国际游戏发行在内的业务转出中国。另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华为的云事业部、阿里旗下蚂蚁集团、腾讯旗下微众银行和中国第二大券商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都在寻求与新加坡当地的产业组织建立联系、达成合作。
遭美、印制裁最惨重的字节跳动则在新加坡大量招工,计划未来三年大手笔投资新加坡,以发展TikTok、Lark(即飞书)等海外业务。被美、印拒之门外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迫于海外市场增长压力,正在重新打探东南亚市场。
腾讯将国际业务转移到新加坡,并不是“中国企业跑了”,而是中国企业二次成长,也符合“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经济发展总体方针。甚至从某些角度上看,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出海,是一种富有远见的做法,也是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发展的必然。预计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出海的趋势将延续,前赴后继的走出去,去国外建设更多的业务中心点、落脚点,去实现全球化。中国金融科技公司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因为:
走出去可以缩短与海外用户的距离。更加贴近你的用户,而金融科技公司的海外用户需要你实现本土化。当年很多金融科技公司选择美股和港股上市,除了融资宽松外,还有国际化的考量说到底就是拉近用户距离,互联了解,互信互动。
走出去也是输出中国软实力。以前,是中国科技企业跟随国际巨头。但现在。由于中国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推进速度领先全球,如今是在中国火爆过的互联网玩法复制到国外市场反而会大受欢迎,所以中国科技企业可以走出去获取更大的市场。这是中国软实力输出的一部分。
走出去可以更好的实现双循环。中国科技金融企业出海,面对的是海外庞大的需求。中国人口占地球1/5,剩下4/5全球人口显然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中国的内外双循环,针对的是供应链,内循环就是以本国产业链来替代国际分工。但需要看到内外循环的终点,重点,都是需求。一个庞大的需求才能支撑供应链循环。和制造业不同,科技金融企业带走的就业十分有限,而带来的需求是庞大的。比如中国智能手机的海外市场需求,跨境电商,国产游戏出海等等。
故而,中国科技巨头需要走出去实现全球化,出去才是“王道正道”,赚外国人的钱才是本事,在国内有限市场中竞争,会扼杀了企业未来无限的可能性。走出去是为了缩短与用户的距离,展示中国软实力和挖掘新的市场需求。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选择新加坡呢?狮城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在我看来,中国科技企业有以下几点考量:
其一,新加坡和中国同源,文化差异小。一方面新加坡是华裔为主的国家,另一方面新加坡行政体系类似于我国,比如淡马锡模式和我国国有企业体系,比如自上而下的监管体系。在全球,具备国际化,包容性的城市本身数量有限。而新加坡这个城市沟通成本最低,一切,源自于相互了解。
其二,中国数字技术以新加坡为圆点辐射东南亚。腾讯昨天在回复《联合早报》的声明中说:“腾讯在扩展新加坡的业务,以支持公司在东南亚及区域业务的增长。在现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办事处基础上,这个新的办事处是个战略规划。”东南亚一定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的终点站,而是首站。东南亚超过6.5亿人,3.6亿互联网用户中,90%主要是通过手机进行连接,并且大约每月新增300万互联网人口。而东南亚缺乏特别强大的金融科技类企业。市场需求广阔,又缺乏本土竞争对手,这些点都对中国科技金融类企业产生了足够的吸引力。
其三,未来内循环外延,离不开东南亚地区。中国部分低端制造业迁移东南亚,东南亚在逐步成为一个新兴制造基地。我们保留了更多高端制造业。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提升,产业更迭,新老产业转换,已经不可避免。这也导致了,在未来,我国不可避免的出现供应链的外延,以前我们是产业链末端,如今产业链末端转移东南亚,我们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比如国产手机,从中国打包手机配件,去越南和印度完成最后组装。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科技金融企业可以作为桥梁,为中国企业内循环提供产业链延伸,比如开拓金融服务,比如开展跨境电商,或者为跨境物流提供便利。
所以,中国互联网巨头聚在狮城,一方面是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实现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是作为跳板,从新加坡辐射整个东南亚的数字市场。科技亦有话语权,如果外国人都用中国的社交APP,玩中国的游戏,自然而然中国数字企业就能有更多话语权。当然,在这之前,中国企业应该努力在海外实现本土化,将国际业务的业务中心放到距离用户更近的地方,服务好你的用户,让他们不要有顾虑。先获得市场和人心,再获得话语权,是一条中国崛起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