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被深圳的发展速度所惊叹
“我的博士生导师曾经给我一张上世纪70年代的深圳地图,我跟他说:‘你可以直接扔掉这张地图了!’因为深圳这几十年变化实在太大了。40年前的照片上,这里布满了村庄和田地。而现在,全部都是现代化的楼宇。”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洛瑞安·约翰内斯·斯塔德勒(Lorian Johannes Stadler)教授来自德国。他清楚地记得,自己2014年刚来深圳的时候,深圳只有5条地铁线,“现在深圳已经有了11条地铁线。6年时间,增加6条地铁,这是非常惊人的。”斯塔德勒教授说,深圳的发展速度之快,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在深圳生活了6年,斯塔德勒教授对于深圳的很多事情都如数家珍。他说,谈起深圳,自己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高科技”。“这是一座科技之城,很多研究都走在了前列。深圳对于科技发展的资金支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深圳各个高校、研究所的实验室里,可以看到各种最先进的设备。这里的科研环境非常不错。而且,深圳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制造业发达,珠三角汇聚了众多高端制造业,这将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斯塔德勒教授笑言:“深圳经济特区比我还年轻。”看着年轻的深圳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斯塔德勒教授连说“不可思议”。而他对于深圳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他向记者描画了心中未来的深圳:深圳的科技创新未来将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核心研发能力将会不断攀升;深圳会成为中国,至少是中国南方的下一个金融中心;而粤港澳大湾区会形成城市群,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通便利、和谐发展。
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斯塔德勒教授有更多的时间待在深圳,对于这座城市,他产生了“半个家乡”的深厚感情,他希望看到深圳能补齐短板,比肩国际大都市。“深圳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文化生活。德国有8500万人口,拥有38个交响乐团,还有很多露天歌剧院,也就是说,每100万人就有一个这样的场所。而深圳的文化场所数量,应该不能满足2000万实际管理人口的需求。我相信随着时间的积淀,深圳在这方面会有所改善。另外,这些年我目睹了深圳大学的飞速发展,但目前深圳的高校数量还远远不够。城市要想发展,人才非常重要。希望深圳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入和建设更多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