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种综艺冠名,到电视剧插播广告,从路边公交广告牌,到电梯间洗脑视频,从APP广告弹窗,到刷抖音插播短片……眼下在线教育领域的大量广告,几乎占领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然而近日,部分在线教育头部机构却因为广告“撞脸”而翻车了:根据网上爆料,猿辅导、作业帮、高途课堂、清北网校此前的不同视频广告中,出现的老师竟然是同一个,教授的科目还相互矛盾,迅速引来无数关注与质疑。
图据网络
不仅如此,在疫情期间被海量资本捧上“风口”之后,在线教育行业资质造假、无证办学、诱导消费、虚假宣传等乱象,也接连受到了中纪委、中消协等点名批评。追溯其原因,近年来资本竞争“跑马圈地”,导致相关企业脱离教育本位成为了主要原因之一……网友:烧钱搞教育可以,大战能稳重点吗?
1
问题不止广告“撞脸”
行业乱象引中纪委中消协点名
根据网友们总结的视频截图,这位身兼4职的“老师”,在猿辅导的视频中“做了一辈子小学数学老师”,但到了高途课堂的广告里却“教了40年英语”……如此令人智熄的矛盾操作,乌龙指数丝毫不输当年出演电视医药广告时,兼修中医西医蒙医苗医的“老中医”。
曾引发热议的“撞脸”医药广告
消息迅速发酵,网络上的海量吐槽也接踵而至。
乌龙很离谱,却不能成为网友们质疑相关机构的实锤,然而在线教育行业的乱象之严重,或许也不仅仅只有一次“撞脸”那么简单。
1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题为《观察丨资本漩涡下的在线教育》的文章,点名批评了眼下在线教育行业的种种乱象。
据中纪委网站
像是2020年10月,有家长到在线教育机构优胜教育北京总部办理学费退费时,发现其总部已经人去楼空(详情:优胜教育关门跑路,学而思屡次被约谈!教育市场乱象不断…);今年元旦期间,因过去三年“没有融过一笔大钱”,在线教育领域的明星企业学霸君在奔跑8年之后却宣布倒下(详情:培训机构学霸君面临破产,有人缴了5万多学费,创始人刚刚“换了身份”)。
今年1月14日,中消协也发布了《2020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报告,在线教育行业乱象频现便是其中的一大重点问题。
例如此前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嗨学网虚假承诺,让消费者陷入交钱容易退钱难的困境;学而思网校因存在低俗视频、教唆早恋等突出问题,被北京网信办及属地教育主管部门约谈并被责令限期整改;在线英语学习机构阿卡索外教网被曝外教教学质量差,迟到、玩手机等现象屡见不鲜,且教学资质认证存疑;哒哒英语被指擅自修改课程属性,主修课缩水变身口语课等。
2
资本进场本非坏事
但教育不应过于逐利
与行业中乱象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各大在线教育平台愈发凶猛的推广力度。
中纪委文章援引网友描述称:“一个公交车站有四个广告牌,其中三个是在线教育的,时不时还会有贴着在线教育广告的公交车驶过这个站台。”几乎所有的热门综艺,都有在线教育广告的身影。《幸福三重奏》能看到斑马AI课的广告,《向往的生活》能看到作业帮的冠名,《极限挑战》会跳出高途课堂的“名师在线”,《经典咏流传》能看到学而思网校。
有数据显示,2020年前9个月,猿辅导、作业帮、学而思网校三家在广告和销售方面的投放总额约达55亿元,是2019年同期的两倍以上。“为了抢夺流量和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在线教育推出大量低价课程,已成为继电商、游戏之后,主流平台的第三大广告主。”广东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常务副主任方树生说。
而之所以有这么多广告费可以烧,则是各路资本源源不断的热钱正在大举涌入。
2020年12月下旬,猿辅导获3亿美元融资,全年对外披露的总额超35亿美元;作业帮也在同月宣布完成E+轮超16亿美元融资,加上早些的另一笔融资,2020年累计融资总额达23.5亿美元。
据统计,2020年,中国基础教育在线行业融资额超过500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行业此前十年融资总和。
不得不说,资本的进场本身并非坏事,甚至有助于行业加速发展与迭代,但过快过猛的资本涌入,确实成为了眼下在教育行业乱象频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校外线上培训机构普遍通过融资进行资本运营,但过于逐利,一些线上培训机构为了获取客源,不把钱用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刀刃上,而在各大媒体上铺天盖地做广告,营造所有孩子都需要参加培训的氛围,加重家长的焦虑。还有一些线上培训机构为了占领行业主导权,恶意降低收费以赔钱的模式运营,挤垮中小机构造成行业发展不平衡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经营风险,一旦融资跟不上资金链断裂,企业可能迅速倒闭,造成群众预收费无法退回,比如近期非正常停业的“学霸君”“优胜教育”等,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指出,资本大规模介入在线教育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是大规模预收学费造成家庭财产安全隐患;二是部分在线教育产品和平台充斥大量广告,还有的存在诱导消费、游戏等内容入口或链接;三是不断融资烧钱、低价获客的经营策略,使在线课程的师资水准、教学质量和学习服务难以得到保证;四是部分“抢跑学习”“超前教育”内容不符合儿童发展规律;五是部分在线教育产品存在隐私泄露和数据安全问题。
说到底,对于在线教育来说,在线只是手段,核心还是教书育人、启迪智慧。在线教育行业需要满足的终究是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只有最大化成就用户的企业,才能最终获得市场认可。
眼下,在线教育行业乱象已愈发受到监管关注,像是此前引起热议的“预收费”问题,监管就已明确了相关红线: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
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虚假宣传、定价高、退费难、卷钱跑路、盲目扩张等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在教育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还需要有关主管部门联动,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管控,加强对舆论氛围的引导,推动线上培训机构合法合规有序经营。
说到底,进一步的监管加强或许已在路上,相关企业若再不收敛,等待他们的大概就只有重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