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政协委员徐晓兰:建议基于工业互联网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不仅是“新基建”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3.1万亿元,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6%。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的问题,今年,她建议基于工业互联网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
谈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
去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3.1万亿元
新京报:作为“新基建”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如何?
徐晓兰: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加速建设,推动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的高质量外网,应用5G等新型网络技术改造的企业内网,已经覆盖300个城市、连接18万家工业企业。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也在蓬勃发展,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平台已经超过70个,多层次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平台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达4000万台套,工业APP突破25万个,35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目前,工业互联网已应用到钢铁、交通、能源、物流等30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
据测算,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3.1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2.9%,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6%,带动就业人数131.29万人。
新京报:工业互联网下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
徐晓兰:工业互联网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支撑和产业生态基础。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开展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用工量和压缩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各环节的工作效率。
同时,工业互联网可以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通过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推动生产制造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带动技术高端化、产品高端化、装备高端化,催生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
新京报:工业互联网发展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徐晓兰:我国工业互联网开局良好,但产业基础并不牢固,核心技术能力和生态掌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仍面临较高壁垒。
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多数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网络化、智能化演进基础薄弱;工业网络标准、技术、产业基本被外商掌控,且标准众多、互通性差;工厂外网络主要依托公共互联网,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高安全、高实时和高可靠的要求。
在全球引领能力方面,我国缺乏类似GE、西门子等具备综合解决方案和全领域覆盖能力的龙头企业,企业长远布局能力薄弱,自主可控并引领国际发展的能力不足。
另外,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资源要素投入力度不够。我国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的投入相比于国外领先企业差距很大。此外,工业互联网发展涉及工业、IT、通信等领域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复合型人才以及大量新型技术工人缺口巨大。
谈工业互联网助力疫情
共享资源会聚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新京报:工业互联网在抗疫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徐晓兰:工业互联网具备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功能,可以有效实现资源调度优化和精准决策。
在本次疫情中,工业互联网提升了应急处置效率。比如在医疗物资供需对接方面,有的企业平台上线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会聚平台,上线一周就会聚了近千条需求信息,连接600多家医院、200多家企业,发布了超过20万件口罩、防护服等物资需求。在医院建设支撑方面,三一、徐工基于工业互联网对设备远程调度的能力,安排工业机械机群作业,支撑了火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工业互联网还能帮助制造企业快速定位上游供应商,提升原料采购效率。
新京报:工业互联网如何助力复工复产的?
徐晓兰:工业互联网基于决策优化功能,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变化,实现智能化的按需生产。比如阿里云联合钉钉推出的防疫复工生产管理方案,实时监控工厂的运行状态,帮助企业提升复工生产管理效率50%以上。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据信贷服务,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将生产数据作为融资信贷评估依据,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谈工业互联网安全
搭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监测平台
新京报: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态势如何?
徐晓兰:数字化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确实给网络安全领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2020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累计处置各类威胁9万个,比2019年的1.5万个增长了6倍。
随着5G应用的落地,以及新基建的推进,安全风险从网络空间向物理世界不断延伸,针对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能源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高发。
我国工业互联网虽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但受攻击的设备持续增多,受攻击的行业范围广,截至2020年12月20日,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预警平台累计检测发现恶意网络行为2335.2万次,涉及工业企业3581家。
新京报:如何应对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挑战?
徐晓兰:面对网络安全挑战,安全保障体系正加速构建,部、省、企业三级联动的技术监测能力基本具备,覆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14个重点工业领域、150个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1万余家联网企业,安全威胁监测、通报、处置闭环基本建立。
下一步可以从三方面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一是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防护指南和配套标准规范,提升行业整体数据安全能力。高质量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搭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监测平台,形成数据安全监测、跨境评估、应急响应等监管支撑和服务能力。
二是建立企业分类分级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负其责、企业主体、政府监管的安全管理体系,督促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提高自身安全防护能力。
三是建设工业互联网重要资产安全等监测平台,建立安全通报处置、事件报告和检查检测等工作机制,指导和服务企业排查安全隐患、通报安全风险,及时做好安全整改。
谈委员履职
建议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
新京报:你去年的提案,目前是否有落实较好的情况?
徐晓兰:去年我的提案聚焦“工业互联网”,比如《关于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撑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提案》、《关于发展工业互联网助力中小企业走出疫情困境的提案》等。
针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关键物资生产调度、中小企业受影响情况、全球供应链变化情况以及我国产业链受冲击情况提出的建议,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其中《关于发挥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在数字基建中的战略核心支撑作用的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2020年全国重点提案,推动了全国政协围绕“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新京报:今年你的提案是关于哪方面?
徐晓兰:今年我带来的提案,也都是关于工业互联网的。比如《关于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的提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但我国中小企业存在数字化基础薄弱、平台赋能成效尚不深入等问题。
根据来自山东省、江苏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的684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仅不到10%的中小企业处于深度应用阶段,超过60%中小企业数字化设备连接率低于40%,近50%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覆盖率低于40%、设备联网率低于40%,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尚处于初级阶段。
新京报:对此你有何建议?
徐晓兰:我建议将培优中小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基于工业互联网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和上云用云,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助力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针对尚未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中小企业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企业决策者数字化转型意识;针对数字化转型探索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加强应用指导。鼓励和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和强安全”的轻量化应用,降低使用门槛。鼓励平台协助中小企业梳理转型业务需求,提供面向中小企业自身需求的针对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