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三农”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乡村振兴也是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全国人大代表、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接续战略,这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必走的路径。乡村振兴既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我有信心农村消费市场将会进一步释放。”
如何衔接脱贫攻坚
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设置“5年过渡期”至少有三层意义。首先,过渡期可以安抚和稳定刚刚脱贫的地区,财政政策等不会立刻取消。其次,对于参加“万企帮万村”等精准扶贫行动的企业,释放出市场稳定的信号,保障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的效果。最后,这一政策也有助于强化责任,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
民盟中央今年提交的《关于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的提案中写道,近一两年来,各地坚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手抓”,探索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行衔接,已实现初步关联互动,但距离形成高质量、高层次的融合发展和良性衔接还有改进空间。如体制机制衔接不畅,导致项目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产业发展升级困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内生动力激发不够,“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
对此,提案中列出了四则建议,包括接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过渡完善扶贫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关键作用;调整完善产业帮扶政策,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升级;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不同于利用五年时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目标,乡村振兴是国家实施的中长期战略,是三农领域的持久战和总决战。”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桂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考虑到战略的长期性,首先不能操之过急,要分步骤地做好计划,同时区分类型和区域、因地制宜。
怎样做好乡村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三次提及“乡村建设”,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确保种源安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乡村建设行动,首先就要做好规划编制。按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今年县一级的国土空间规划要基本编制完成,之后要在此基础上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为什么特别强调实用性?李国祥解释,目前的村庄规划分为集体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型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和撤并搬迁型村庄四类,建设重点各有不同。既然主要依靠公共资源进行投资,就一定做好事前规划,避免浪费。他认为,不能过度依赖专业机构,只有培育当地的规划人才,才能满足地区变化中的发展需要。
“国土规划是乡村建设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城乡关系的剧烈变动,导致了人口的重新布局,土地资源该如何利用?怎样把人口、土地和资源有效结合起来?这是值得仔细思考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已经空心化了,我们去大搞建设,这就不匹配了。”桂华说。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完善审批实施程序、节余指标调剂及收益分配机制。桂华认为,这一提法表明了中央对于乡村建设中的国土规划问题的重视,下一步将会更多照顾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的需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
乡村振兴有何产业机遇
产业兴、百业兴。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是基础。
“农村地区的主导产业还是农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研究员夏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长期的角度来说,中国农业整体都向着高质量发展、绿色农业转变。一方面,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要满足人们生活所需,这些都有固定的年度目标。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减量发展,不能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农产品质量标准也要跟上来。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萌萌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乡村振兴中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她表示:“当前扶贫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一二三产业链接不紧密。扶贫产业主要集中于种植业、养殖业,以一产为主。这些产业往往市场竞争能力不足,难以抵御市场风险,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
为此,王萌萌建议,巩固扶贫产业,加大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要面向市场、围绕需求发展农村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农民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一些代表委员也看到了乡村振兴潜藏的巨大市场机遇。
潘保春建议,一是鉴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底子薄、发展滞后的基础性问题,建议出台政策支持鼓励城镇科技型企业加大农村市场的关注力度,扎根农村市场,推动乡村振兴。二是针对农村市场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不同程度问题,建议加大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清查监督力度,净化农村消费市场氛围,保证农民高质量消费。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户籍人口高达9亿,农村有2.3亿个家庭,分布在全国5万多个乡镇,农村年消费品零售额超6万亿元,且每年以不低于10%的速度递增。”潘保春认为,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将进一步增强农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我国农村的消费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
“对于众多家电企业来说,必须抓住这一轮乡村振兴国家政策东风,深入研究农村家电市场的特殊需求,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因地制宜制定农村销售策略,与时俱进共享发展。”潘保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