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牵引,上海激发“5G+无人车”化学反应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嘉定安亭的国际汽车城,无人驾驶车辆已驶入开放道路,与私家车甚至非机动车“一路同行”。在5G技术加持下,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又有了新提升。昨天,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市民代表、媒体在安亭实地“尝鲜”无人驾驶,舒适安全的体验甚至赢得了相对更保守的老人们的信赖,并为上海如何进一步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建好“双千兆”城市提供了有益启发。
昨天的体验,全程将近14公里,滴滴的无人驾驶车辆(配备安全员)在18分钟内就跑完,“快”的同时,也做到了“稳”。无人车在嘉定的平稳上路,除算法公司和车企的努力外,还要归功于5G车路协同技术。上海交通大学信号处理与系统研究所所长陈文说,无人车接入5G网络后,能以无线方式,与前方红绿灯等设施“快速对话”,从而提前获知路况,合理调整车速和刹车,避免急刹。
在高网速、低时延之外,5G还拥有“广连接”的优势,意味着可以承载更多车辆同时接入网络。因此,将来可以有海量的无人车同时加入“5G车联网”进行“群聊”,通报相互的位置、速度,以及规划路线。
5G与无人驾驶的“化学反应”,证明技术走出实验室后的深度应用,可产生巨大价值。市经济信息化委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处处长潘焱说,去年,上海在国内率先建成“双千兆”宽带城市。而当前影响“双千兆”体验继续提升的瓶颈,已从供给侧能力不足转变为需求侧动力不足。为此,上海最新推出相关安排,将在年内通过一系列手段引导市民和企业体验新技术的最新应用,从而拉动5G和“双千兆”继续升级,让其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昨天的无人车“尝鲜”,就是全市“双千兆”体验的生活类首站活动。此外,今年上海还将围绕党建、产业、城市治理等,安排相应的应用体验,另外将举办两场赛事和一场成果发布。
事实上,以应用牵引产业技术升级的思路,非常符合上海在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相关意见中所确立的理念:数字时代,“人人都成为数据的生产者、治理者、使用者、获益者”,因此,“要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
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首席架构师贺仁龙说,未来的无人车将基于车联网。目前,上海5G建设相当领先,已建4.1万个室外基站。从网络覆盖的角度看,基本具备了在全市铺设一张城市级“车联网”或者说“车城网”的条件。未来,上海将以更大力度推进车企、市民开展实际驾乘,以海量数据和深度应用帮助决策者科学分析,早日为自动驾驶松绑,从而促进政、产、学、研、用的良性循环,助力上海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突破。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