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崔小粟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将从“哑铃型”向“纺锤型”加速优化,预计到2030年,15万元-25万元价格区间的电动车型将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渗透率将从3%增长至40%。
回应“掉队”
7月15日,威马汽车披露了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威马汽车累计销量为15665辆,同比增长103.8%。其中,二季度销量10116辆,同比增长105.6%。威马W6目前订单已过万辆,今年6月该车20万元以上的订单占比已超过40%。
上半年,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分别销售41956辆、30738辆、30154辆,被外界视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阵营;零跑汽车、哪吒汽车的总交付量也达到了21515辆和21104辆,被视为后来者居上。因此,曾经被称为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的威马汽车被外界视为“掉队”了。
“与销量高于我们的企业相比,威马汽车的网点布局相对偏少,新品推出的速度也不够快,能够取得同比翻番的销量成绩实属不易。”沈晖表示。
沈晖说:“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是一个长期赛道,就像是踢足球,现在上半场刚刚打了15分钟,胜负未分。上半年威马汽车之所以略显沉默,主要是因为正处于推进上市的过程中。事实上,威马汽车在新品推出的节奏上和网点布局的拓展上依然在稳步前行。”
7月15日,威马汽车宣布将启用双品牌Logo战略。沈晖透露,超椭圆Logo将应用于威马汽车旗下个人用户产品——W世界系列SUV与M大师系列轿车;圆形外框Logo标识将应用于威马汽车旗下出行用户产品。
此外,威马汽车还公布了“轿车+SUV”双线布局战略。目前,威马汽车已经推出EX5、EX6、W6三款SUV。在此基础上,威马汽车将在年内发布首款纯电轿车M7,作为威马汽车推出的首款纯电动轿车,具备全场景自动驾驶能力、配备多个激光雷达以及500-1000TOPS超强算力。此外,为进一步拓展并完善威马汽车在大出行领域布局,威马汽车还将推出针对出行市场的轿车E5。
“新智能汽车”需具备三种能力
沈晖表示,过去人们认为具备联网能力的车辆就是智能汽车,即各智能硬件通过网络与车辆互联,形成完整的智能生态。
“真正的‘智能汽车'应不止于智能硬件与车辆的单独互联,硬件与硬件之间也需要相互沟通和共同协作,并能让用户决定它们之间的沟通协作方式,允许用户定义不同场景下,车辆如何提供针对性服务。”沈晖表示。
此外,车辆还必须能够伴随车主的使用习惯自我成长,实现“越用越好用”,满足车主日益增长的多元用车需求。因此,沈晖认为,“新智能汽车”需要具备三种能力:在线+自定义+成长性。
沈晖称,“新智能汽车”的新技术应做到OTA的持续升级,从底层到应用深度开发,构建软硬件深度融合的全域OTA,并通过全域OTA的升级迭代,不断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真正实现“用户定义汽车”。
沈晖透露,威马汽车计划在下半年对OTA进行语音、控车、泊车、驾驶、在线娱乐等多方面更新升级。目前,威马EX5已完成11次更新,以平均每3个月一次的OTA升级频率,新增、优化了千余项功能。威马W6也即将迎来上市后首次OTA。
据了解,威马W6是国内率先实现限定场景下L4级无人驾驶的量产车型,搭载AVP无人自主泊车系统。AVP的亮点在于,人在车外,车可以做到无人入库以及无人出库。此外,AVP可依靠本地存储算力,并调用百万云端算力,优化适配路线。目前已在威马W6上开放的功能是HAVP自主学习泊车功能。对于自动泊车功能出现问题导致事故,沈晖也明确承诺,“无人自主泊车系统事故责任归主机厂承担”。
“很多友商学习特斯拉做NOA高速公路进闸道、出闸道,但这是美国用户的驾驶习惯和美国市场的高频场景,不适合中国用户。在中国市场,停车才是痛点,所以威马汽车先做停车场景下的L4级无人驾驶,考虑用户的痛点在何处。”沈晖解释称。
市场结构将向“纺锤型”优化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加速升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年初的5.4%提高至6月底的9.4%。
目前,中国电动车市场表现出“哑铃型”的特征。以五菱宏光miniEV、欧拉黑猫等为代表的A00级、A0级小车市场和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中高端车型两端火爆,而价格处在15万元-25万元主流中端的电动车型始终销量未见大规模增长。沈晖判断,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将从“哑铃型”向“纺锤型”加速优化。预计到2030年,15万元-25万元价格区间的电动车型将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渗透率将从3%增长至40%。
“预计至2025年中国合规网约车保有量规模将高达240万辆,电动网约车年销量可达50万辆。”沈晖表示:“在新的出行市场,很多年轻人对于拥有一辆车的兴趣有所减弱,这个趋势对于传统车厂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但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我们正处于销量从几万辆增长至几十万辆阶段,出行市场就会成为造车新势力的增长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