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一纸公告,历经半年的中海中信地产业务整合终于顺利落幕。
9月22日,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地产”,00688.HK)发布公告披露,中海收购中信集团物业组合交易全面完成,根据该报告,最终代价确定为370.8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10亿元).
在正式完成并购后,中海和中信何时实现财务并表,成为外界所关注的又一个话题。
10月4日,中海地产发布公告称,将于10月18日举行董事局会议,届时将审议及批准公司2016年第三季度财务与业务回顾。
中海地产品牌部告诉时代周报记者,9月底会披露个别数据,在中海地产的三季报中,里面也会有数字是包含中信的。据其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财务并表的具体工作还在进展当中。
并购收官
在交易正式完成的同时,中信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房地产”)作为收购标的一部分,将在公司经营范围、实际控制人等方面进行变更。
时代周报记者翻阅中信房地产发布的公告显示,其已于9月12日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这意味着,中信房地产需按照项目公司原则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司原则,是指申请设立房地产公司,应先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或已与土地管理部门、土地开发商/房地产建筑物所有人签订土地使用权或房产权的预约出让购买协议。而并入中海后的中信房地产,其主营业务仍是房地产开发与投资。
在控股股东上,变更前,中信房地产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集团”)全资子公司,中信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股份”),实际控制人为中信集团。
实际控制人变更后,中信房地产为英万国际有限公司(香港)全资子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为中海地产(持股55.07%),最终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而作为收购方的中海地产,将以每股27.13港元向中信卖方(或其代名人)配发及发1095620154股代价股份,总值为297.24亿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248.5亿元),相当于紧随发行及配发代价股份后中海公司经扩大股本的约10%。
同时中海需向中信卖方(或其代名人)出售物业组合作为资产代价,总值为73.56亿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61.5亿元)。公告显示,第二项支付内容合计四个商业项目100%股权,分别为上海寰宇天下商业项目、南京中海商业与写字楼项目、沈阳环宇城及写字楼商业项目、济南华山商业项目。
据悉,这些项目随后会并入中信泰富(00267.HK),该公司将成为中信运营商业地产的主要平台。
过去近10年时间里,中信股份对旗下中信地产、中信泰富两大地产业务平台进行整合,却一直未有突破性发展。如今,旗下住宅业务选择与中海合作,中信股份也得以成为中海第二大股东,约占增发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10%,享受整合红利。
中信地产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炯曾表示,此次房地产重组,中信能更专注发展商业地产,尤其是大型综合项目的开发。这是一种双赢。
而伴随着与中信交易的完成,中海土地储备将进一步增加至6700万平方米,折合地价约3550元/平方米。
人事调整进行时
与资产整合并行的,是人事上的调整。
8月30日晚间,深圳市中洲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人事任命公告,聘任原中信地产深惠(深圳惠州)公司总经理彭伟东为公司副总经理。2007年加入中信地产,后调任惠州升任总经理的彭伟东在中海中信整合大潮中最终选择了离开,结束了其长达九年的中信地产生涯。
这也成为中海中信业务整合后,第一个公开的高管离职案例。
“自古以来,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的领导班子上台,内部变革是一定的,架构也会有所调整。一批人选择走是正常现象。”房地产与金融资深评论人黄立冲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伴随中海中信业务整合正式落地,中信房地产的实际控制人及高管也进行新一轮大“换血”。
公告显示,中信房地产董事长及法人代表由王炯变更为郝建民,后者还担任中海地产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总经理由宋川变更为郝建民,董事班子则由王炯、宋川、柳明、任霞、赵振京变更为郝建民、董大平(现中海地产董事兼副总裁,分管人力)、罗亮(执行董事,副总裁,分管拓展业务)、林晓峰(副总裁,分管财务)、张一(副总裁,分管投资)。监事则由刘好、宜二牛、吴治国变更为徐峰丰(现中海地产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不过,在最新的中信房地产领导层里,仍不乏中信系的身影。9月15日,中海地产在公告中宣布,根据买卖协议,由中信股份甄选的常颖获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
据悉,此前常颖曾担任中信地产(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主席,现为中信股份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