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动力电池概念股一览 新能源动力电池概念股有哪些?供过于求,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开始凸显,行业进入价格竞争阶段。截至11月13日,六氟磷酸锂较最高价累计跌幅超50%,电池级碳酸锂较最高价累计跌幅超20%。 南方财富网小编为您提供
中证资讯消息,从工信部相关人士处获悉,目前《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已到收尾阶段,“正在会签,基本上很快应该跟大家见面了”。该人士透露,该指导意见明确了2020年、2025年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目标,其中2020年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要做到350Wh/kg、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要做到260Wh/kg。
经历了价格疯涨的2015年,动力电池行业2016年进入高速扩张模式。据高工产业研究所估算,2016年年底新增动力电池产能同比增幅可以达到120%。
事实上,由于动力电池的最主要下游市场动力汽车迎来了调整年,2016年动力电池再次迎来了库存上升、价格下跌、资金紧张的困境。
今年来,动力电池行业上演了过山车行情。4月中旬之前,去年年底新能源汽车(爱基,净值,资讯)销量暴增的翘尾因素导致上游材料产能紧张,碳酸锂、六氟磷酸锂价格暴涨;4月下旬开始,新能源汽车政策调整不期而至,新能源汽车增速不及预期。高工产业研究所预计,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45万辆,同比增长32%,较去年同比2至3倍的增速相差甚远。
供过于求,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开始凸显,行业进入价格竞争阶段。截至11月13日,六氟磷酸锂较最高价累计跌幅超50%,电池级碳酸锂较最高价累计跌幅超20%。
“一边是政策调控,一边是行业的自我成长。随着新增产能的投产及监管趋严,低端重复产能面临被淘汰或价格竞争。”高工产业研究所锂电分析师高小兵认为,待2017年新能源汽车政策落地后,动力电池行业将重回快速发展期,但国内锂电产业将开始“两极分化”及整合,增长将主要集中在产能规模大、流动资金多、技术持续进步的企业,投机者面临淘汰出局。
据介绍,2017年上半年是六氟磷酸锂、三元材料、湿法隔膜等上游材料的密集投产期,届时动力电池市场将接受考验。
不过,不少企业相比更为乐观。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综合企管部总监杜文龙认为,2020年前,动力电池产业两个现象并存,有些电池厂电池卖不出去,有些车厂买不到电池,因为这取决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总体来说,10年内,动力电池产能不会过剩,因为新能源汽车还保持着高速发展。
动力电池企业的投资动力,也正是来自于规划引导。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201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0万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量之比将从2015年的1.5%提升到7%至10%。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达40%至50%。
天赐材料(53.43 +2.04%,买入)电池材料事业部总经理周顺武认为,“技术可靠,品质如一”的高端动力电池产能不会过剩。成飞集成(35.79 -0.20%,买入)子公司中航锂电市场部部长阮艺亮表示,动力电池的产能扩张过快,会影响动力电池的材料体系和标准化,但总体来说,动力电池还未过剩。
新能源动力电池概念股一览:
澳柯玛(8.08 +0.25%,买入):子公司澳柯玛新能源技术公司为锂电池行业标准制订者;
杉杉股份(15.31 +0.59%,买入):生产锂电池材料,为国内排名第一供应商;
维科精华(12.59 +3.37%,买入):成立工业园,生产动力电池、锂电、太阳能(14.83 +0.00%,买入)垃圾发电;
中信国安(11.08 +3.65%,买入):中信国安盟固利(简称MGL)主要从事锂离子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和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外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
中国宝安(10.63 +0.76%,买入):控股55%的贝特瑞公司锂电池碳负极材料国内第一,市占率80%,全球第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国内第一,目前全球第三;控股75%的天骄公司,主营的三元正极材料,08年销量居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30-40%;
上海普天(36.56 +2.47%,买入):公司将在上海重点建设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产业化基地;
天齐锂业(38.63 +1.10%,买入):公司为国内锂产品龙头,有望构建覆盖锂矿资源、锂盐和锂金属加工三大业务体系;公司的潜在风险在于没有锂资源,原料矿石均从国外进口;
江苏国泰(14.30 +0.99%,买入):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生产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占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