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龚梦泽
经过9年的探索,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股票简称:地平线机器人)步入新的发展阶段。10月24日,地平线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募资总额达54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最大的科技IPO。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9年的努力,地平线已经成为众多车企品牌在中国布局智能化的首选合作伙伴,也是汽车智能化变革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此次香港上市的完成,标志着我们面向国际市场迈出了关键一步。”
“对比今年以来上市的多家智驾公司,地平线在募资额、受关注度和影响力等方面明显高出不少。”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创新联盟调研员高超看来,在港股市场逐步回暖的背景下,智驾市场潜力巨大。
地平线方面对记者表示,随着正式登陆港股市场,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地平线将进一步巩固在智驾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实现更加快速和可持续的增长。
获资本青睐
近年来,智驾市场迎来爆发,业务增长潜力巨大。统计显示,在中国,2023年ADAS和AD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总额为245亿元。预计至2030年,中国的市场规模总额将以49.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4070亿元。
趋势既定,资本先行。凭借智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地平线迅速在业内崭露头角,不断获得资本青睐。招股书显示,2015年9月份至2022年11月份期间,公司获得11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高达2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60亿元。
在众多投资者中,既有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比亚迪、舜宇光学、宁德时代等国有汽车集团和业内顶级OEM、供应商,也包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云峰基金、五源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
诸多助力之下,地平线发展迅速。招股书披露,按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解决方案总装机量计算,地平线在全球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四。营收方面,2021年至2023年,地平线营收分别为4.67亿元、9.06亿元和15.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2.3%;今年上半年为9.35亿元,同比增长151.6%,较去年同期增长152%。
《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到,地平线营收向好来自其汽车解决方案中的授权及服务业务,这占据了营收的主要部分。而凭借与跨国巨头的“联姻”,地平线营收进一步向好。
早在2022年10月份,地平线与大众旗下智能化软件公司CARIAD便成立合资公司,2023年地平线开始向该公司授权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相关的算法及软件。2023年及今年上半年,地平线据此获得的授权收入分别达到了6.27亿元和3.51亿元。
“地平线拥有灵活及可扩展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既包含智驾解决方案交付,也通过提供许可和相关服务获利,各部分都可以独立实现商业化。”地平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度可拓展商业模式的好处还在于,在某一车型上成功使用解决方案的OEM客户,通常会将合作拓展到更多车型,这为地平线追加销售或交叉销售新业务产品提供了可能。
毛利方面,地平线由2021年的3.31亿元猛增至2022年的6.28亿元,2023年更是达到了10.94亿元,分别实现毛利率70.9%、69.3%和70.5%。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7.39亿元,毛利率进一步提高到79%。
软硬结合技术突出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外界对地平线的印象普遍为以智能驾驶芯片为核心的硬件供应商,但随着技术的迭代和业务的演进,地平线的叙事模式在发生转变,软硬一体综合能力的优越性被不断提及。用余凯的话讲:地平线是一家非典型芯片公司、一家软硬深度结合的解决方案与系统级公司。
具体来看,在主要业务中,地平线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三种不同的ADAS和AD组合方案,包括Horizon Mono(主动安全辅助驾驶解决方案)、Horizon Pilot(高速NOA解决方案)和最新推出的Horizon SuperDrive(全场景高阶智驾方案,以下简称“HSD”)。
据悉,HSD从立项到现在历经11个月研发,累计投入了1000余名工程师和二三十亿元的研发经费。“如此高强度的投入,地平线就干智驾这一件事。”余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把所有的弹药、炮火就砸在一件事情上,就是要打造全世界范围内的智能驾驶标杆。”
得益于领先的市场竞争力,地平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并成为众多头部车企征战未来智驾市场的优先之选。截至目前,地平线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已上车27家主机厂、42大品牌、290款车型,“征程”系列智能芯片累计出货量已超600万套。
余凯认为,高阶智驾就像长跑,要想赢得竞赛,需要三个核心要素:技术、工程和产品。地平线是以产品思维来做自动驾驶,而不是唯技术论。
“我们是芯片公司里面最懂软件算法的,是软件算法里面最懂芯片的,是做‘软件算法+芯片’的公司里面最懂车规的。我认为,未来三年到五年,全场景智驾技术将会普及到十几万元的车型上,并且实现标配。这也是地平线的目标。”余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