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张冰洁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迎来新进展。
今年年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提出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城市协调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9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截至目前,商业银行已审批“白名单”项目超过5700个,审批通过融资金额达到1.43万亿元,支持400余万套住房如期交付。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已半年有余,银行业取得了哪些成效?近日,多家银行陆续更新了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发展的“进度条”。
“快”响应
抢抓“第一落点”、建立绿色审批通道、下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时限……《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自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出以来,各家银行快速响应,助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速落地。
在杭州,农业银行建立绿色审批通道,总分支多级行高效联动,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杭州某民营房地产项目12亿元贷款的审批等工作,并于今年2月完成首笔3亿元贷款投放。
在山西,中国银行仅用2个工作日便高效完成太原市某“白名单”项目1.8亿元融资批复,并实现省内首笔“白名单”贷款投放1.01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保障项目顺利建设。
在昆明,某民企项目为破产重整推进续建项目,纳入昆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后,浦发银行积极与企业对接,量身设计融资方案,启动审批绿色通道,高效地完成项目调查申报和审查审批,批复金额5亿元。据了解,浦发银行根据监管最新政策印发制度、优化行内流程,保证“白名单”项目授信流程用时不超过14天。
在福州,中信银行在了解到存量项目“云洲郡”进入首批白名单后,开辟绿色通道提升核保和投放效率,立即实现10亿元融资投放,有效缓解了企业春节前垫付资金压力,确保了农民工工资发放,有力保障了项目后续开发建设。
“保”交房
做好“保交房”工作,是当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各家商业银行通过项目“白名单”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自政策出台以来,中国银行有力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9月18日,中国银行已完成近600个“白名单”项目审批,提供融资金额超1300亿元。
作为“建”字领域的国有大行,建设银行在加快推进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上取得了良好进展。截至8月末,该行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纳入白名单的项目超过600个,审批金额累计超过1300亿元,有力支持了“白名单”项目建设。
自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出以来,浦发银行积极行动,作为主办行的“白名单”项目近70笔,审批通过金额近300亿元。
针对在建已售未交付住宅项目,兴业银行深入挖掘项目剩余价值,详尽评估项目建成交付所需的资金额度,重点支持销售达到一定比例的在建已售未交付住宅项目。截至目前,兴业银行已完成近100个白名单项目审批,投放金额超250亿元,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浙商银行表示,在协调机制推出后,该行从畅通融资渠道、成立工作专班、抢抓“白名单”项目主办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目前,浙商银行已主办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87个,批复授信总额约323亿元,累计投放金额约139亿元。